“成功”企业就是好企业?
周末,我与伙伴去参加了创业分享会,演讲会的标题是“【创业演讲会】XX创始人,用三小时为你揭秘外贸人如何成功转型做品牌?”演讲会,这位创业人分享了七个创业秘籍,也就是干货:
第一:拼体力,也就是用尽各种办法增加自己产品的曝光率
第二:媒体对XX的宣传(越是不花钱的媒体越值钱)
第三:优秀的量体师
第四:以人为本,高薪聘请优秀员工,宁愿花1.5倍工资聘请老师傅。
第五:全新的社会分工与协作(互联网➕)
第六:学习型组织,不断迭代,层次扁平化,组织信息化,结构开放化
第七:保证每个产品盈利,赚钱是前提。
(以上为事后整理,用自己语言总结的创业七个锦囊,前后次序也会与当时分享者的不同)
台上的创业者分享热烈,台下观众也是咔嚓拍照积极,氛围积极且浓烈…当我们听到应当用高薪聘请优秀人才而不是素质不高的人才,工资高时成本最低是创业秘籍之一时,我与同伴相视点头,同伴也补充到:“他在XX地方看到的研究也是这么说的。”而我也深表认同。
演讲会结束后离开会场,吃饭的时候,同伴问我,你今天收获了什么呢?我摇了摇头…当时只是觉得哪里不对,但也说不上来…那到底是为什么呢?隔天的早晨,我想起了行为经济学中的“结果偏见”非理性行为。经典经济学的假设之一是人是理性的,然而现实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是非理性的。
当我们看到成功者分享经验时,都会觉得他过去的所有行为都很有道理,可是他们自认为的秘籍,会不会是他能够获得更大成功的拦路虎呢?
网络上有篇文章《为什么说工资高的时候成本最低》,文中讲述的故事与我那天所听到的创业故事情节相似,高薪酬可以留住人才并且可以让他们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网络上也同时流传着反面案例:XX公众号号主,自己创业做定制生意,高薪聘请最优秀师傅,后来因为这样一大批有行业多年经验的师傅与互联网经验相悖以及“飞单”等管理原因,导致运营的重大问题。
企业就像是生命体,会有新生期、兴盛期、衰败期…在网络上有这样一组数据,61%企业会在他们创立5年这个时间节点,结束营业离场;79%企业会在创立10年这个时间节点,失败退场。创业,是九十九死一生的路。当我们有结果偏见,而且使用的方法是归纳法进行推导时,则会让我们从正确的结果推出错误的成因,并且让我们觉得这是可复制的,并加以学习,从而不断向失败深渊越滑越近。
在商业世界里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当XX公司运营良好达到行业领先时,他说他创业的7个秘籍,他说他企业的DNA,甚至他会判断未来世界的3个趋势,此时有着成功光辉背书下,你觉得他的任何行为都是可以被合理化的,而他们在公开场合分享的观点都可以需要去进行探究。那么在这样的心态下,以结果偏见为导向,你会时刻有种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感觉,可惜往往大多数人都倒在了这样因果错乱的模仿跟随学习中。结果偏见不仅仅是商业世界,生活也是随处可见。比如公众号上我们经常可见类似的标题:毕业四年月入20万:职场上混的好的人都遵循这八条定律等等类似标题文章…这就类似我们读书时候,成绩最好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会被大家所效仿。我记得自己初中读书时成绩平平,于是就观察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当时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女生基本都是晚上熬夜看书到十二点,于是自己也就模仿。即使很困也会想尽办法撑到十二点,当时想着这样就可以提高成绩了。后来试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有用,于是我就调整方法,作息时间这块也根据自己的个人习惯调整为十点前必须入睡,早上早起抓住精力最好的时候学习。半学期后,我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的确是好猫,那么我们需要调整的是我们的学习路径。在学习层面上我们就不能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我们要分清楚要哪些是天时哪些是人和。因为瞎猫也会碰着死耗子而这是我们怎么学也学不到的运气!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向“好猫”学习呢?
第一:反过来想
这个结果,有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进行调整的可控的因素存在吗?向我们分享的这只“好猫”,他真的清楚吗?他所阐述的“秘籍”会不会是“坑呢”,什么样的前提下成立呢?
第二、演绎法与归纳法齐上
当月的A销售员的业绩最高,那么从结果来说,是因为他这个月拜访了所有客户并且提供好的服务。那么我们也不妨这么想,现在让一个新人按照他的这个方法执行,能不能也成为销冠呢?
最后依然向此次演讲会的分享者致敬,每位创业者都是英雄。感谢这次演讲会,我收获了如下两点:
第一、利润是企业的血液。当你的公司在生产第一件产品时,就应当是保证盈利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这个生命体的健康。在过去几年互联网创业,会有企业烧钱是天经地义的,当自己拿到A轮融资时候,欢呼雀跃。可是殊不知,拿到融资的那一刻不是丰收,而恰恰只是播种。以融资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终点的商业模型都是耍流氓。【本次演讲会的分享者也是一直在强调业务第一,再小的生意,有利润才有血液】
第二、商业的本质是风险的买卖,创业时期在适当时可以为自己买上一道创业保险(也就是融资),找到风投进行融资,让风投稀释股份与你一起承担风险。于此同时你也可以借助这些“老狐狸”的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下你的商业逻辑。当没有人愿意投你的时候,可能不是这些经验老道的投资人错了,而是你错了。【此次演讲会的这家公司在自己盈利模型打通时进行了融资。】
第三、创业,是九十九死一生的游戏,本质还是概率问题。好的方法论,优秀的团队,充足的资金,只是将创业成功的几率从百分之一提升到百分之二或者更高。【在2010年-2018年,与此次演讲同类的创业公司数不胜数,他现在还在主场,而他所说的那些真的是可控的因素吗?】
当我们看到成功者分享经验时,都会觉得他过去的所有行为都很有道理,可是他们自认为的秘籍,会不会是他能够获得更大成功的拦路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