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打,那该怎么办?
佚名说:为什么伤害动物叫虐待,伤害成年人叫殴打,而伤害孩子却叫做管教?
陪伴宸妞成长的过程中,我带着怒气用衣架子打过宸妞四五次,最严重的一次把她的小腿打出了红色痕迹。她缩在角落里,抱着小腿害怕地哇哇大哭的场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又心疼又后悔。
许多家长都逐渐意识到打孩子是没用的,打的管教方式只会起到一时的警戒效果,却会带来一连串的恶果。暴力行为给孩子留下的心理创伤是很难磨灭的!
研究人员发现,经常挨打的孩子比普通的同龄人更具有暴力和犯罪倾向。这些孩子成年后更容易患上抑郁症或者出现不合群,也容易对配偶使用暴力,甚至经理收入和事业层次都更低。这一起打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打孩子就是唆使他们使用暴力;体罚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打孩子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父母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感觉抓狂,控制不住自己时,若不能打孩子,那该怎么办?
想要孩子合作其实有更好的方法,暴力和恐惧不会达到你想要的效果。“管教”的真正含义是“引导”,而引导则意味着指教。当我们在惩罚孩子时,就忽略了对他们的指教。
想要让你的孩子带着宝贵的生活技能迈入成人世界地话,就要教会他们自我激励的意义、如何与人协商、在必要的时候做妥协以及用和平的方式顺利解决矛盾。你可以尝试用以下和平方式来引导孩子:
1、先弄清楚你自己的“心结”在哪里,以确保自己不会把怒气和烦躁趁机发泄在孩子身上。
2、如果你发现自己火大而无法冷静教育孩子,就找个地方先“降降温”。
3、从婴儿阶段就开始引导孩子并适当约束。
4、经常和孩子沟通你的想法和感受。
5、讨论你目睹某些事情的感受。
6、关注并包容孩子的感受,同时也要设定限度。
7、为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
8、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9、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承诺过的事情一定要兑现〕
10、如果我的孩子做到了言而有信,就要给她鼓励。
11、给孩子提供一段“反思的时间”或是“冷静的时间”,如果是三岁以上的孩子,你可以一起聊聊他刚才的行为,并问他下一次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12、提供方案或者引导孩子思考解决办法——有时孩子可能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他需要你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