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社成长励志今日值得看

书评《原生家庭》‖:这才是人生中必修之课!

2019-03-10  本文已影响2人  煜灵儿

北大留美学生写万字长文,数落父母过度关爱,12年春节不归;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称其被父母以其患有精神病为由强制服药7年;父亲因为女儿早恋开房,将其打骨折………

这到底是子女的错,还是父母的错?研究表明,美国每年有3-4百万3-17岁的儿童面临遭受家庭暴力。而中国人口却比美国多出几倍 ,可见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时刻都有家庭暴力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国有句古话说到:“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说明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却是伴随其一生的。

试想下,如果父母的三观有问题,那么他们的子女,也许也会性格扭曲偏执;某一天,他们的子女,也会为人父母,上一代的影响不断地传给下一代......想想这种蝴蝶反应一直发展下去,是多么的可怕。

作为子女,我们都想成长在爱而温馨的家庭里;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

在小学课堂里,老师就教导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扮演着子女、同事、朋友、邻居、夫妻、父母、婆媳等等各种不同的角色。

当某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亮起红灯时,也许并不是他自身出现问题,而可能是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而作为当事人,也许他可能不会发现,就是发现了也许也不愿意相信这个残忍的事实。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美国苏珊·福沃德博士《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里的观点:正确认识自身性格缺陷,重新找回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书中描述的原生家庭类型有哪些?

一位青年女性因为青春期流产,导致婚后不能生育。被父母指责后,她承认如果当年能听父母的话,今天的一切都就不会发生,所以她的父母都是对的;

一位中年妇女,在她父亲的影响下,她相信男人都是混蛋。当婚姻出现问题时,她选择的是离婚,而不是解决问题;

一位青年无法正常恋爱,将自己变成工作狂。却是因为童年时期为家人付出过多;

一位中年男子因妻子生病,想要拒绝参加父母生日聚会,母亲威胁要自杀;

一位男青年因为对父母有过度的责任感,成年后想要对所有人一样的负责,却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人际关系………

书籍是文化的载体,而家庭是血缘的传承。我们说家是心灵的港湾,不管是远行千里还是身心劳累后,我们第一个能想到的地方永远是家。但是当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那还能有爱吗?

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希望上天能给予我们自信、自尊、爱人等等这些平等的权利。所以当面对不幸家庭时,我们选择理解,只是改变的开始,想要更好的生活和人生。

只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自由要靠我们改变自身的行为。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苏珊博士在书中提供了关于观念、感受、行为调查表。

通过这份调查表是可以大致看出你自己本来的模样什么,同时认清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有多紧密纠缠。不管做什么,首先要从自己开始。

其次,进行小组练习。

我们都有自身的行为习惯,就像鱼儿生活在水中,但它感知不到水的存在。想要进行改变,就要进行刻意的练习。因为我们无需为他人背负过多的责任感,我们需要在照顾好自己和关心他人情感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第三,真正面临父母。

也许此刻是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候,你的父母也许永远也不会意识到他们的错。消极回应是他们大多数人的选择。但你永远记住,你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你自己,而不是他们,因此他们的反应对你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无论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你都成功了,因为你对自己和父母都坦承了生活的真相。

第四,有些人需要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通过书籍疗愈内心的。有些人童年的阴影,早已根深蒂固,那就需要专业人士的辅导才能走出来。

或许走到这一步,有人会发现,不管你付出多大的努力。有些父母的思想依然无法改变。而此时你就需要放弃斗争,也不要任何妄想,毕竟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确比登天还难。还不如洒脱地让自己重新获得自由,来得更自在。

龙应台说过,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父母只能陪孩子一程,剩下的路都要她们自己走。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不管是在哪条路上行走,过上幸福而美好的生活,是我们普通人都渴望的。所以改变别人永远不如改变自己,最为正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