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即良知读书减法生活

爱上阅读(兼评《如何阅读一本书》)

2017-03-01  本文已影响149人  童年的流星
【美】莫提默˙J˙艾德勒 <br> 查尔斯˙范多伦 著

(一)

尽管《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已经过去80年了,但今时今日再次阅读这本书,还是发自内心的说:这是一本好书。

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言,“不能对书籍写下真诚的评论就不能称之为真正主动的阅读者。”、“不要轻易的给书籍作出评价,无论是好还是不好,都要读者有充足的自信说:'我读懂了。'”,在作者近乎于威胁的措辞下,我决定承认自己是读懂了此书,并大胆评价的那个主动阅读者。

按照通常的惯例,我应该概述此书,以示我是如何“读懂的”,然后在结尾做出点评,说此书好在哪里。但这已经不符合数字阅读时代的习惯了,开门见山,我要特别强调此书好在哪里,为何值得今天的读者再次阅读。

OK,干货大部分都已经在这里了,再透露一点私货给大家:MarginNote,电子书阅读的无上神器,可以说是本书的绝配,也是为真正的主动阅读者量身定做的阅读app【这不是广告,是我的自来水】。希望有更多的人使用。

(二)

作者说只有自信“读懂了”的读者才能对书籍进行评论,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界定这个“读懂了”的含义呢?

作者给出了两套公式,第一套比较简单、好记;第二套则步骤详尽、便于读者循阶而上。

第一套公式概括成一句话就是:真正的主动阅读者在阅读任何一本书的时候都会主动地探究四个问题。

  1. 作者在书中到底谈了什么?
  2. 作者具体都说了什么,并且是怎么说的?
  3. 作者讲得有道理吗?是哪里有道理,而哪里没有道理?
  4. 这本书与我(读者自己)有什么关系吗?

第二套公式简要概述为一句话: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而读懂一本书则要学会运用不同层次的阅读方法技巧,读出作者书本背后的含义。

  1. 基础阅读层次下,学习者通常要经过四个阶段:准备阅读阶段、简单阅读阶段、快速建立语汇阶段、精练提升阶段。
  1. 检视阅读层次下,读者除要掌握系统性的略读、速读,还要学会粗略的阅读技巧,简单说就是要学会快速记笔记和对书籍进行摘要、概述。
  1. 分析阅读层次下,读者实际上是真正要理解作者,并且通过诠释作者、评价作者,真正和作者像朋友一样对话、辩论、交流。
  1. 主题阅读层次下,读者实际上已经易客为主,不再是某一个作者、某一本书籍的读者,而是在脑海之中,构建了庞大的宴会厅,围绕一个主题,邀请各类作家、作品来到这里高谈阔论,而读者本人则是整个宴会的主持人和最后的陈述者。

(三)

干货都贡献完了,只剩下作者要我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吗?

爱上阅读就是我的回答。

  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事洞明皆学问;
  2. 天天吃饭,天天说话,懂得开口便是福;
  3.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知其所止方为本;
  4. 阅读本身也是修身,修身原本是我们自己的分内事,就在我们的一颦一笑、一思一行之中。不会阅读,也就谈不上“观”;不会评论,也就谈不上“颐”;不会选择,也就谈不上“信”。不懂“观颐”,心中无“信”,又瞎又哑,四处乱撞,离摔跤还会远吗?
  5. 电子化阅读大势所趋,《如何阅读一本电子书》还没有人写啊?难道不应该有人去做这件事情吗?再次安利MarginNote,真正主动的电子书阅读者值得拥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