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考上985211,我的人生真的废了吗?
前几天知乎热榜上有个问题:
如何评价中科大教授说【比一本线高九分这层次的大学是浪费生命,不值得上】?
我很好奇,就点进去看了一眼,这位中科大教授2016年确实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出过这样的言论。
看到这些我有些气愤,又有些失落。我们这些非985211的大学生,真的没有前途了吗?
1
对不起,我们只招收985211的毕业生。
这是企业在招聘时对来面试的应届毕业生说的一句话,却深深刺痛了很多大学生的心。
我是一个山东文科考生,当年为了去往理想的城市,凭着600+的成绩来到了上海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如果按照中科大这位教授所说,这样的学校,根本不值得上。
是啊,我刚一入校时,看到身边普普通通的同学,并不浓厚的学术氛围时,也有着相同的感受。我的学校考研通过率非常低,辅导员举过一个例子,在这个学校,500个同学里,最多只有20个人能够考上研究生。
在大学里,我也见到了曾经总听人说起的逃课、作弊、挂科、补考。我见识到了大学的自由和堕落,也同样看到了天资平平却仍在默默努力的人。
这和我所期待的大学生活完全不同,我甚至交不到一个知心的朋友,我一度想赶紧毕业,逃离这个学校。
但今天,我仍感谢自己高考后的选择,让我来到了这个并不能让我骄傲,却教会我成长的地方。
2
曾经看过一句话:
标签,也是能力转化而来
每个985211的学生身上都有一个标签:名校毕业。标签决定了你的起点,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能力才可以决定你跑多远。
清华北大的学生绝不仅仅是因为在这样的学府里学习才获得如此高的成绩,他们的优秀更多来源于自己。如果用有着一流的资源却不加以利用,那么再高的起点也不会拉近你和成功的距离。
我有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虽然在一所二本学校,但是上海高校的老师都有着非常高的水平,我的老师中不乏复旦、中科大的博士、博士后,我同样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我想获取的知识,提高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既然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就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资源,让自己的能力超过学校的名号,不再受制于“非985211”这样的头衔。
无论是什么水平,学校永远不会限制你学习的可能,只要愿意,一切都会是你成功的助力。
3
我的大学给我提供了非常宽松的环境,让我有时间思考,我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也许我考上了一所和我的能力并不完全相符的学校,但是我仍然感激,这样的环境让我开始有了压力,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在与名校毕业生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大学四年是一个试错的黄金期,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即使失败了,我们也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所以在上专业课的同时,我学习音乐,学习写作,尝试做新媒体,我还选修了学校的导演课,让我对艺术和整个世界有了全新的理解。我不断挖掘自己的能力,发现新的兴趣。所以,只要有所追求,无论在什么环境,都能生活得充实而美好。
4
交不到朋友,就学着和自己相处。
我有很多和我一样在南方上大学的北方朋友,南北方人的差异让大家感觉很头疼。
北方姑娘喜欢成群结队地出去,连上厕所都要手拉着手;南方姑娘比较内秀,喜欢保留自己的个人空间,不习惯和朋友时时刻刻黏在一起。我的几个朋友来到南方都很不适应,连吃饭都找不到人陪。
虽然我没有因为南北方人的性格不同而难以适应,但是在学校,我也很难找到一个三观合得来,又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我既不会打游戏,又不追剧,甚至对恋爱也没什么兴趣,和其他人几乎没有共同话题。
但是在一个普通大学里,这样并不是什么坏事。
当身边的人都在宿舍黑白颠倒、吃喝玩乐的时候,你可以坚持早睡早起、努力学习;当别人相约出去聚会的时候,你可以安心在图书馆看自己想看的书,复习还没学会的内容;当别人月底钱包空空的时候,你可以安心地花着自己兼职挣来的钱。
永远不要害怕孤独,孤独了才会去创造,去体会,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是一个普通高校的普通大学生,希望你不要因为所谓的“非名校”而自暴自弃。学校可以决定我们的起点,但绝对不会限制我们的能力。我们要过怎样的一生,终究是由自己选择啊,只要心中有光,前路再难,也一定会到达心中那个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