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是甄别真爱的良方,但玩不起。

2018-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叶儿含风

        危机是甄别真爱的良方,但玩不起。晨起,翻阅秀东的微信《一个无需解释的故事(深度好文)》,有别样的感受,危机来临,只有深爱着(人、事、物)的人才会留下来。

        该微信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住持和7个弟子知道。7个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觉得将来把衣钵传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光大佛法。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见了。老住持问7个弟子:“你们谁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会怪罪。”弟子们都摇头。7天过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说:“只要承认了,念珠就归谁。”但又过去了7天,还是没人承认。老住持很失望:“明天你们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

        第二天,6个弟子收拾好东西,长长地舒了口气,干干净净地走了。只有一个弟子留下来。老住持问留下的弟子:“念珠呢?”弟子说:“我没拿。”“那为何要背个偷窃之名?”弟子说:“这几天我们几个相互猜疑,有人站出来,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再说,念珠不见了,佛还在呀。”老住持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这名弟子手上。

     

危机是甄别真爱的良方,但玩不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5个道理:

        1.平常日,你好我好大家好。在一个固化的社群结构里,如这个庙里老和尚很能干、健康,还不想退居二线,7个小和尚不存在接班人问题上的冲突,相安无事,每天定时做功课。无论是基于认真,或者是想得到老和尚的表扬,还是想出师,都会有良好的表现,都得到了老和尚的认可。

      2.危机时,劳燕分飞。第一天老和尚说镇庙之宝佛珠不见了,7个小和尚摇摇头很坦然,因为心底无私天地宽。一周后,老和尚又提起此事,话外音是对7个小和尚已不再信任,其中必有小偷。于是信任危机产生了,小和尚间开始相互猜测,他们不会走,想看看到底谁是小偷。又一周过去了,没人承认,哪怕承认了可以当主持。老和尚很失望,就赶他们下山并希望拿佛珠能留下来。信任成为危机,切断了小和尚们对寺庙对老和尚的温情连接,心冷了,于是第二天小和尚纷纷下山,只有1人留下来。

        3.真爱才会留下来。爱的多少,就看你转身离去时留恋程度有多少,无论是埋在心底还是直接表现在举止言行。如果真心喜欢这个地方,真心喜欢庙宇佛事,不管风吹雨打、物是人非,都会留下来的。如果珍惜这个情份,必须有人打破猜忌魔咒并承担后果,如故事中留下来的小和尚所想的,其行为本身符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佛门要义,“佛珠不在,但佛在心中”也吻合佛教精神,所以老和尚很喜欢,确定他为接班人。也许留下的人是实在没地方去,还是觉得这庙宇好,能保吃保住保安康,而说的话是这么多年对老和尚的了解预先排练的,但至少说明这地方是他当下的最爱。

危机是甄别真爱的良方,但玩不起。

      4.一味地赏识激励培养不出真爱。赏识与激励,我记得是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新成功教育的核心词汇。对人生目标并不明晰的小孩子来说,赏识与激励是老师、家长帮助孩子实现小小目标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教育教学策略。但赏识激励多了,孩子形成条件反射,没赏识无激励时其行动就会迟缓;他人获得老师家长的赏识激励多时,会产生嫉妒心理并伴有非理性行为。

        同样的,对成人来说,赏识激励对那些落魄遭冷遇的人很管用,因为人的才能被理解、被接纳、被尊重是最动情、动心的。但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对赏识激励的胃口会越来越越大,一开始精神鼓励如一个眼神就能满足,后来得物质钱财了,由小及大,永无止境。当初被赏识激励的那份感动就一去不复返了,一旦不能满足就反目成为仇人,“**杀母事件”就是此类极端的例子之一。行书至此,我不由地对名校长、名园长生出敬佩之心,他们每年都要应对各路神仙的72般功夫,确认过眼神,便被说成是天上地下一好人;一旦不如意,虽不会受攻击,但也会失去些旧日朋友。所以说,赏识激励需要有一定的度,作为驱动效应的“蜜月期”过后,必须培养发展对方的兴趣,让对方真正爱上这一行,这时其学习工作的动力是内驱力,是自觉自发的。一味地赏识激励,往往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危机是甄别真爱的良方,但玩不起。

        5.危机甄别,我们玩不起。故事中的老和尚的考验让6个符合条件的人跑路了,从此各不相干。或许这6人中有真正合切的人,只不过考验发生在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之时。恋爱中的少女,不经考验所遇往往是渣男,一旦有心考验,结果或许并不是其所期待的。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亲人之间,不必自设危机考验,一旦考验必定造成裂缝,想弥补已不能回到从前。珍惜眼前的和睦相处的时光吧!

        我们不必主动创设危机,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就会给当下的“360行”带来危机。我一直认为“教师是最难被AI取代的职业”是烟幕弹,是旧理论旧观念推导的“糖衣”结果。目前网络上持续发酵的“两只安徽蝴蝶”,一是“六安教师讨薪”事件,二是“怀远县火星小学的中国最小贪官”事件,无不折射出当下教育存在问题,再加上国家花大力气花财政可用性资金40%左右的钱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对本土文化的不认同,从某种角度上反映当下教育在“人的培养”上效率效果都不佳。我相信未来10年教育必然率先快速迭代变化,变成我们现在很难想象的模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