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意:破鞋冢
车行道两侧新砌墙了。雪白色墙面上方,每隔三米,都挂着两组青色神兽。看在眼里,江江心里非常不舒服。
墓园外围已经已经有了墙,园内车行道两侧何必再加墙?江江不理解。难道设计者是想亡灵与尘世亲友彻底分开?想到这些,一股恨意在江江心头涌动起来。
运动起来的情感厌恶感会转化成恨意。虽然没有镜子,作文老师出身的江江也能拼凑出此刻的自己各部位表情:
身体表情(遮挡):头部后缩,身体后退,手前伸;
面部表情(回避):眯眼、翘上唇、缩鼻子;
运动表情(威胁性动作):皱眉、怒目、呲牙咧嘴;
语调表情(变态):粗气、咆哮、吐唾液、颤音;
变形表情(自虐):冷笑、啃拳头、咬指甲、怒发、白脸
看到两侧的雪白墙壁,江江想起了与和和一起游览东京银座情景:四周密密麻麻混凝土房屋,像一个个小火柴盒,在阳光下白得刺眼。当时和和就曾谈起恨意:“恨意往往隐藏在焦躁里,如果是一个3-13岁,他们会感到自己身陷炼狱,度日如年。”。
东京归来,江江开始莫名其妙地对混凝土房屋带上了恨意。他说自己的生命前半程是秃鹫,后半程海鸥,一生都挣扎在渴望着野性和自由里。听到江江的话,和和说江江3-13岁时段的轴心语代缺乏情感、情绪训练,“江江的情绪年龄只有12岁”,黑爱太重!
生死两世界,亲人之间却很少有这种隔阂,和和说至亲至信的人之间存在着某种自信、自然、自在,即使在生死两世界。“恨意是黑爱的一种,任其蔓延,久了会成病。”想起和和的话,江江开始调整自己的情绪。
少年和和,生活在极端的环境里,经常嚼纸、怒目、啃拳头、咬指甲。他妈说是缺营养,他爸说是缺教养。和和炼成一脸和气后,对江江说少年的自己恨意太浓。“老家伙,我看到你了,依旧灿烂地坏笑着。”车到停车场了,江江一边使劲一甩车门,一边自语道。
通往破鞋冢的路有点长。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草坪对话的情景再次浮现在江江的脑海:那时,和和很动情,说这里是他的梦想之脓被刺破的地方,绿色的草坪下有他的脓。在那里,和和还自己对自己进行了恨意演讲:
“3岁记忆力训练,13岁的直连力实操,轴心语代思想、情感、美感、逻辑四天使中,逻辑最容易招来小孩子的恨意,为此他们甚至开始憎恨某个老师。”
走过一片又一片墓碑上的名字,江江仿佛看到了人生各式各样的作文。心想:没有心理学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没有行为学的作文,很难以见人、见天地、见自己。江江感觉和和就在自己身边,在和他一起读着人生作文,和和的声音再次在江江的耳畔响起:
“一旦成恨,黑爱成真,小孩子就难以把自己锁定在正向学习系统了!五语的微妙变化,就仿佛是自然界的风吹草动,未必都当真,但也不能不在意。”
一土之隔本已很重,一墙之隔足以很疼,墙内加墙,二次加压就不是教育了,江江心想。走到和和墓前,江江终于明白了和和生前说的:
“黑爱是打开意志管理的第一扇门的钥匙。二次加压,四次都难消化。教者和家长不单是情感大师,也应该是情绪专家。”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摘自轴心语代.肆拾笔记《和和.黑爱故事9-4》
【轴心语梦千篇微博,讲:3-13岁私家“五语”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