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识地摆脱一种感觉
昨天带女儿去妹妹家吃晚饭,两个孩子相聚一起玩,同时我和妹妹也相聚,随便聊聊天。
讲真,我是犹豫了好几天,想不好到底该去还是不该去。上个月我们平均每周见三次,两个孩子黏糊,我们也顺势见面聊聊自己的心思,亲近亲近。起初一切都好,有时候我找她,有时候她找我,但慢慢的就只有我找她了,我开始怀疑自己做的合适吗?是否是有一种融合的欲望?和妹妹的家庭的界限不清了,等等。就在这种犹疑中,我们相见的频率减少了下来,我没有得到鼓励,偶尔因为没有得到回应而感到失落,比如我想约她,又不明确提出我的目的,很委婉地试探,今天是否可约,你是否有见我的想法等等。像极了一个期待妈妈的孩子,又或者,这是我和妈妈关系模式在我的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投射。好心酸。
若是和普通朋友,如果这种状态的话,我就会切断自己的需要了,因为这强烈的自我怀疑,那么既然你并没有如我想你那般想我,我就要离开你,因为我并非你的“独一无二”/“必不可少”。而如果一个人从未在别人身上体验过我是“独一无二”的感觉,他会去执著于此。如今,我看到了我未曾被满足的需求,如何影响着我的现在,我的人际关系。
曾有一个朋友,因为我的“索求”,或者类似的感受吧,离我渐行渐远。曾很多次梦到她,梦里我在躲着她,进入了她的家,却不希望见到她,爱与恨的矛盾纠缠,让我痛苦,却无法向她言说,只好自断念想,慨叹我们没有在合适的时间相遇。我无法鼓起勇气重新发起链接,也就只好让这段友谊随风而去。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自体”,简单来说,是“我活着,我是我自己”的感觉。
形成真性自体的人,思考和言行能围绕着自己的感觉,感觉到的是支持、包容、接纳。
而假性自体的人,会忽视自己的感觉,而对别人的感觉很敏感,怕麻烦别人,怕别人不开心,努力去讨好、顺从,去适应外界环境——TA和那个真自体失联了。
一如,当我猜测妹妹的想法和感受时,当我心理没有那条边界而头脑里努力去寻找那条边界该放在哪里才对时,我与我自己失联了。我有太多顾忌,顾忌是否打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节奏,是否对方想拒绝又开不了口。
正思考这个问题时,找到了更为接近的答案:
生活当中,有一种人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被照顾和优先,他无法理解和体会自己对别人的操控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伤害感受,他总是觉得自己很特殊,没有人可以理解自己。或者,与之相反,有一些人容易内疚,在社交中,特别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总是担心自己说错话,这样的表现看起来是截然不同的,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夸大了自己的操控力和影响力,都是夸大自体的呈现。
夸大自体也叫夸大表现癖的自体,她的本质是在婴儿生命的早期,妈妈的镜映不足。
镜映,即婴儿的感受被妈妈看见,被妈妈确认,通过语言、表情或动作表达给婴儿。比如,婴儿洗澡时因害怕而大哭,妈妈这时轻轻地说,“没事没事,宝贝,宝贝只是在洗澡”,妈妈嘴里哼唱着,并触摸婴儿的身体,婴儿安静下来,开始享受在水里的快乐,发出高声调的愉快的啊啊声。在这个过程中,婴儿得到所需的安慰,妈妈对婴儿有多层次的沟通,让婴儿感觉:我是好的,我是值得的、我是被爱的,我是有能力让妈妈愉悦的。这会内化成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妈妈的镜映是一个人存在的基础,婴儿通过妈妈的镜映获得存在感。如果在生命的最早期,孩子得不到妈妈的镜映,那么这个孩子即使成年后可能还会固着在夸大自体里,而且缺乏对他人的共情能力,夸大自体的本质是防御内心的虚弱和无力感,自卑和夸大相当于硬币的一体两面,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原始镜映不足。
80后一代,父母尚在为生计奔波,农村人忙着地里的农活,把孩子撂在家里,大的看小的;城里人忙着上班,把孩子放在托儿所,或由祖辈带回老家照料,一些创伤在所难免。
所以80后多谦卑,看不惯90后的傲气,殊不知自己的傲气是藏在骨子里的,并非不存在。
理解了原因,或许用处不大,不过如果能觉察到自己的想法,就有了纠正的机会,就可以到现实中去验证。当我再次去到妹妹家时,我感受到的是接纳和欢喜,而非排斥或不悦,那么之前我的担忧就是无凭证的想象。然后,我就有了再次出发的勇气。
生活中,很多情绪困扰不过是庸人自扰,但又躲不过,逃不开,希望有一天,能达到另一种状态,能攻能守,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