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电报文化

2019-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ywhuangjg

早先最快的通讯工具是发电报,因为电报是按字计价的,所以一般人家没有特殊的大事不会用电报联系。普遍只用8分钱的邮票联系。我还记得那时的语文老师还会专门抽出课时来讲“电报语言”。

家中一儿在远方重庆工作,杭州家中母亲亡故,于是发电报让远方的儿子赶快回来:今母亡,请速回。

儿子接到电报后赶紧去买火车票,买好了车票赶到邮局再发一封回电:明日xx次车回。老师问这样的发电回电是否好?

一个同学举手说,电报关健是简单扼要,那个“请”字多余的。又一个同学举手说,那个“速”字也是多余,这么远的路,速不速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这个字加和不加回家时间都一样。又一个同学举手说,“昨”字在这里完全没有必要,见面以后,完全可以表述得更祥细,电报只要告诉他“亡”就可以了,至于什么时候亡的,没有必要。于是电报就可以变成:母亡回。这时又一个同学举手说,已告诉他母亡了,让他回去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这个字在电报中完全是多余的。老师总结,母亡二字,完全能够达到应该达到的效果,他要同学们记住,电报语言的特点。就这样一封电报,从六个字变成了两个字,效果没变。儿子的回电就作为思考题,大家回去思考吧!

2016.12.3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