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到怀疑人生,跪求一份时间管理指南

2018-04-19  本文已影响38人  赵赵Carrie
给忙碌到迷茫的自己默个哀

我们为什么要管理时间

在阐述方法论前,先说说我自己对时间管理的一些想法吧:

这个话题在2017年时常出现在我的朋友圈,有一些门友看到我清晨在微信中打卡状态,总是追问我如何管理时间。一直没有写,倒不是因为拖延,而是因为在这之前,我也并没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节奏和平衡点,光靠打鸡血和蛮劲一路坚持下来,并没有很大的参考性。毕竟目标的作用,绝对是见仁见智的。

大部分了解我工作范围的人都知道,我除了日常的教学和活动外,还要兼顾学习进阶和不定时的外派工作。基本上时刻处在神经紧张状态(一周七天完整的休息日为0)。我记得创业到接近中段的时候,每天高强度的编排课程,反复调整内容,再加上力求呈现和谐的现场状态,还要不时兼顾外出学习出差,那时候连续两三个月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左右,自己都觉得快要撑不下去了~

海阔天空

记得那段时间一位好朋友从国外飞回来见面,问我:“你那么优秀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我说:“我并不觉得自己优秀啊,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怎么能算优秀呢!”这真不是谦虚,完全是真心话。福尔摩樱就说过:“你这样的工作和睡眠时间,完全不符合科学数据,没有理论支撑的处事方法,完全称不上高明。”

抱着时间

当然,即使是辛苦到冒泡,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喜欢并主动选择的。无论是不是因为当初脑子进了水,有机会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并且还在逐步达成目标,已经足够幸运,没什么可抱怨,也并不需自我怜悯。只是,当时精疲力尽到极致时,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状态:如果想对自己喜爱的事保持长久的热情,就必须客观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否则就等于提前消耗掉未来,不懂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完全是自杀式工作法。

没有明天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相信,我本质上是个很拖拉散漫的人。只是因为兴趣实在太多,这个想做那个想试,而且做什么都习惯性追根究底,所以把自己搞得很累,不得不被迫重视时间管理这个问题。

记下的是大山

我有一个日程本,习惯提前一周把要做的事都乖乖排在相应的日期下面,然后每天早晚会关注一下事情的进展,还有没有空余的时间可以塞其他事情进去。看起来很有计划性哦?而且好像也能利用更多时间。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确实做了越来越多的工作,越来越忙,也越来越累……

初接触时间管理后,我就自问:我为什么要做时间管理?并不是为了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工作,把自己搞得更忙,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从容啊。做着做着,就把初心抛在一边了。以终为始,贯彻的并不好。

梦想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情况?把自己的日程表安排满满当当的,恨不得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尽,甚至觉得一天24小时都不够用。结果就像在车轮战一样,感觉自己好像一直都在忙、忙、忙,累到怀疑人生。

这样的时间管理是失败的。因为管理时间不应该是让自己更忙更累,而应该是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可以去做更多喜欢的事。

累到怀疑人生,跪求一份时间管理指南

我从来没当过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无论是做教师还是讲师,都是相对自由的职业。所谓的相对是因为,虽然没有人规定你的上下班时间,但也意味着生活和工作的界限非常模糊。如果不好好管理时间,那么很可能工作会变成我生活的全部。当然,另一种可能性是,没办法好好做完自己的工作,光顾着玩儿去了。

而我天生爱挑战,希望两者兼得。

给忙碌到迷茫的自己种棵草

我实践检验过的方法论

时间管理这个话题,经典理论有很多,市面上书籍也是层出不穷。大家的知识体系相信比我的更加健全,所以本篇着重说说我经过实践检验,并自认可行的方法论吧:

一次专注做一件事

刚刚说过我其实是个拖拉散漫的人,之前做汉教时,每次都要临上课前才会把第二天的课堂构想环节罗列出来。师父总是批评:“每次都慌慌张张的完成,打个提前量多好。”我也总是反驳:“但我的课堂从来都不敷衍了事”。师父哭笑不得:“那是因为你的效率还算高,思维还算清晰”。

没错,我自认为是个还比较高效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当然,看到这里的大家也别气馁,效率高并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就说准备课程内容吧,我课程内容梳理得很快,除了熟能生巧,也跟实践方法有关。我和一些讲师工作时发现,有些人总是进度特别慢,一方面是对业务不够熟悉,另一方面则是工作方式的问题。比如说,她们在搜索课程资料过程中不时顺道看看相关联的无效信息,刷一下朋友圈或看看突然蹦出来的APP提示,或者写了没几分钟就看看收到什么新微信。这样一来,效率能提高才怪呢!

累到怀疑人生,跪求一份时间管理指南

你们是不是也是这样,一边做着手头的事,一边也忍不住中途去干点啥。我之前看过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其中也讲到,为了让时间更“有用”,可以试着同时做几件事。但掌门表示,臣妾真心做不到~一心二用却完全不被影响乃神人。

我习惯一次只做一件事。比如说,阅读时,我会把手机调成静音,放在一边,设好番茄钟,提前做好阅读计划。不会开任何即时聊天工具,或者时不时去看各种网页,又或者边看书边听歌之类的。因为很多思路或者情绪,一旦被打断了,要再次集中投入到这件事情上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次专注做一件事,正如冥想训练中强调:在过程中感受,不仅更高效,也可以训练自己的专注力。乔布斯的很多点子都是在冥想中灵机闪现。

专注成就

至于现在很流行的“利用碎片时间”,还是留给那些我们大脑真正处于放松状态下的时间吧。比如坐地铁、等飞机时,就可以看看书、刷刷朋友圈什么的。

我还有一个心得也算有效:固定同一个时间段做同一件事,更高效。说白了就是形成生物钟和潜意识认知。固定的事在固定的时间做,久而久之,一到那个时间,脑子就有自动反应机制。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我们想做又一直拖着不肯做的事。比如说阅读,我把它安排在清晨起床的半小时,一开始有些不能进入状态,但一段时间后,每次早起大脑都会自动反应昨天阅读的内容。

累到怀疑人生,跪求一份时间管理指南

回复微信、短信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段

每次我一说到工作过程中不看手机,朋友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你做的本就是与人交流的工作,要随时保持和人群沟通,万一错过什么重要信息不能及时回复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别人对你的信心?

累到怀疑人生,跪求一份时间管理指南

自从微信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后,我们都中了一种“不看微信就会随时被世界抛弃”的毒。这种不看微信的焦虑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神经。无论做什么都忍不住隔几分钟就想去看一下微信,生怕错过什么。尤其是现在基本沟通都靠微信,我大部分的工作对接都是通过微信和网络完成的,现在最长给我打电话的除了专情的掌门先生,就剩下亲爱的快递小哥了~

这种大环境下,时间更容易被各种信息分割成碎片。只要微信一有新提醒,就第一时间去看,导致工作很难集中精神,总是被各种信息带偏,效率变得特别低。

举个大家都会遇到的例子。

微信上经常会有人发来问一句:“在吗”。我每次都要回复“在,请说”。好的情况是,对方及时反应,巴拉巴拉解决;运气差一点时,你回复以后,他又半天不再吭声。而你的情绪已经被打断了。就算回去继续做手头的事,也会忍不住想:他是有什么事啊。

不知该如何回答的一句话

后来我试着把回复微信、短信和电话统一安排在一些固定的时间段。比如中午12点,下午2点统一查看回复一次,并提前设定好处理业务的时间。

那万一错过一些重要信息或者重要的人怎么办?我曾经认真对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做了个梳理,然后发现,90%以上的微信都不是需要即刻做出回复的。9%是真的很紧急的事,但这种紧急往往是对发信息的人来说是紧急的,而不是对我们自己。最多只有1%是真的需要立刻回复(例如我妈问我中午是否回家吃饭,如果不及时回复,她就会等到天荒地老)。

当然可能每个人面对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我还是倾向于认为:真正重要的人和事,不会因为一条没有及时回复的消息就错过了。

累到怀疑人生,跪求一份时间管理指南

而且,让别人适应你的工作方式也很重要。比如说,我有一位双子座的朋友,大女子气场超强,每次发给我的信息都希望及时得到回复,一旦我没及时回复或被她发现我在处理和其他人的事宜没有理她,她就会又发来很多信息追问。但是时间久了,当她了解了我的工作习惯后,也就会在心态和行动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真的碰到重要信息没有及时回复的情况,我也会先解释自己的工作习惯,基本上都能获得理解。

累到怀疑人生,跪求一份时间管理指南

不要让“小忙”偷走你的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为时间被“偷”走了。

比如说,明明想专心手头的工作,但突然有人跑来问你点什么事,或者让你你帮点什么忙。这跟上面说的回复微信其实是一个道理。

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事情最重要。

举个例子,以前在上班时,经常备着课,就有人过来问教学上的一些问题,一开始,我觉得人家很着急,就会先放下手头的事去帮忙,有时候大半天就这样不见了,到了自己快下班了却发现一天没什么都没做,只好熬夜奋战,自己升级为国宝。

累到怀疑人生,跪求一份时间管理指南

现在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常常会有家长发来信息了解孩子的课堂情况或咨询课程。或者老师们办公期间询问一些做课技巧。一开始,我都会快速耐心地一一作答。后来,这种咨询真的太多太多,挤占了大量的时间,也打乱了正常的工作计划。

那就不解答了吗?这是本职工作,所以要分情况。比如针对老师,很多问题都是自己上网搜索一下就能查到的,我就会直接让她们去搜索。而真需要给建议的问题,我会约个空余的时间回复。家长们的信息,我就采用上一条的方式,固定到一个大段的时间一起处理。

还有那些断断续续发语音的人,我一般会直接让对方发个文字信息来把事情简要说清楚。很多人看到这个要求后,会解释自己发语音的原因或直接就消失了…… 我觉得,除非是年纪较大打字比较困难用语音,中青年还是文字输送更让对方容易接受。我每次看到语音发来,第一反应是:待会再听。然后直接忘在脑后。有时直接翻译成文字,靠猜测内容来进行反馈。时间宝贵,我们真的是用生命听语音的。

生命倒计时

小师妈觉得我这么说过于理性,不近人情,但这样的“小忙”一多,就很容易就打乱了自己的节奏,让自己陷入焦虑。

学会拒绝并不容易。但当我意识到,保持自己的节奏更重要时,我就学会说不了。

累到怀疑人生,跪求一份时间管理指南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平衡得很好,但至少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忙得焦头烂额,甚至累到怀疑起这样忙到底有什么意义。

平衡

有计划的生活,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发现:时间和勇气一样,都是越用越多的。

文字量有点大,说到时间,总是忍不住分享更多。今天先到这里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