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当下开始
改变,从当下开始!
亚当斯密曾说“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这句话早在一百多年前的西方管理大师就说过了,但是正当西方世界在迅猛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西方经济体的强势崛起,早已经打开了同时代中国贸易的大门。
我们所理解的慈善,可能还停留在理想中的捐款、做公益等等这些善意的举措,当然,这些善意的传播,也的确能够传播更多的爱。
我不从道德层面去做评判,这些当然对于不缺钱的富人来说,也是不在话下的举动。可能当中也有一些人文情怀、甚至家国情怀。是为社会做贡献的一种大爱的方式。
在本篇文章中,我所要向大家传递的是一种从商业模式去看慈善的概念。
我们都是基于自己的固有认知去认识这个世界的。这就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认知局限。
加上我们国家整体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开端,是建立在差不多两千五百年的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去迅速发展起来的。
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或者说传统的文化观念,还十分的固化。重农轻商,似乎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底层逻辑。
所以,对于商业化的模式,我们还是难免存在一些误解。
近些年,马云在公开演讲中提到“商业,是最大的慈善”,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他们愤然的攻击支付宝、淘宝、花呗,等把很多线下的传统企业逼上了绝路,甚至一些在银行上班的过去的“铁饭碗”行业,都变成了容易被淘汰的行业。
新世纪的网络和人工智能,已经不能让我们再过多停留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处境了。
改变,自然也必须从现在开始。
过去16世纪左右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第一个超过我们的国家,就是荷兰。
荷兰的成功来源于商业和贸易思维,它们打破了商品交易的信息差,把中间不对称的信息差用更有效率的方法去解决了。这样,这个勇于创新的商业模式,就成功的推动了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后面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英国人再通过提高工业效率,来让自己的商业和贸易王国更加稳固。这就导致后来的英国后来者居上,赶超了全世界大多数的国家,成为了世界霸主。
再到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美国通过培养大批科研和科技人才,把真正高尖精的科技掌握变成推动商业、贸易的一把利器!从而,美国,成为了世界顶尖高等学府和高层次专家型人才的汇聚地。这也让美国成为了当今的世界强国!
而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短短四十几年,我们就要走过大量的欧美强国上百年走过的商业-工业-科技的发展模式,我们如果不从现在改变,则就会赶不上时代发展的趋势!
改变,意味着我们要用更短的时间去转变我们的固有思维模式。
过去那种重农抑商的思维模式,早已该被推翻,需要我们重新以全新的新模式、新视角、新思维来迭代各种模式。
只有抱着更加开放、包容、理性、商业化的思维模式,才能够在不断的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收获内在的从容自若。
不然,就只会在越来越内卷和焦虑的状态中,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改变,就必须从当下开始!
让我们怀着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和适应未来的各种革新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