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赶集
阳历6月5号,农历四月十八是小镇的赶集日。
小镇一年到头就三个固定的赶集日,四月初二,四月十八,腊月二十四。从记事起几十年来就是如此,不知道是何缘由给定下来的。
小时候跟着大人去赶集,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街上完全是人挤人,摩肩接踵的状态,堵起来时水泄不通的,只能被动跟着人流涌动,没法自主选择方向,不过机敏灵巧的你可以选择在某个感兴趣的摊位前找机会抽离人流,凑个摊位前的空隙站定-选看-再选看。好在小镇的街道不算宽,摊位也不算多,即便是道路堵塞的情况下四十分钟转个来回是没有问题的。
大人们感兴趣的是卖农具的摊位,什么镰刀锄头,斧头砍刀,挑麦杆用的三股叉、六股叉,扬麦子的木锨、簸萁,推麦子用的推板,扫麦灰用的大竹扫帚……能用到的用不到的集会上都一应俱全。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89421/9590300bbd45880a.jpeg)
一般而言买镰刀的农户最多,过了这个四月十八马上就该收麦子了,农忙的时候怎能没有趁手的工具呢?
节省了一辈子的老大爷用了十几二十年的镰刀片是不舍得换的,一年又一年拿来摊位前老板的磨刀石上磨一磨,杵一杵,批一批,再钉上一个称手的手柄,如此就又能用上三年五载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89421/52fffbc6f7fa9cdf.jpeg)
小孩们感兴趣的就是卖吃的和买玩具的摊位了,可惜八零九零的农村孩子是没有零花钱的,家里也实在没多余钱给你花,偶尔给你花上个一毛两毛就很可以了,五毛已经是很奢侈了。
除了赶集时人挤人的印象够深,还有一件令我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每年在这四月的集会上我都会缠着父亲给买上一根五毛的冰棍,有那么四五年每年如此,一到卖冰棍的摊位前我就不走了,也不说话,反正就是不走,卖冰棍的老板每每都会热情推介,看着死活不挪动脚步的我,父亲心领神会,只能是每次都尽量满足我。
那年月一年到头能吃上一根五毛冰棍真的挺美好的。
如今这集会上人烟稀少,摊位也稀稀拉拉,卖农具倒还是有的,只是种类少了很多,有经验的老农人拿起来摩擦几下都觉得不太趁手,遂即又放下。
卖玩具倒是也有,只是这镇上售卖的玩具好像都不大能吸引不了孩子们的注意了,孩子们都记挂着进城去买更多更洋式的呢。
今日赶集便只买一些菜,另给母亲添置了两件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