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舌尖上的中国》赏析
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综合了自己的想法和参考资料,写了这些东西,资料占60%,一共7400多字,全部手写,再多点就可以写论文了。很多同学毕业设计要拍纪录片,应该也有所帮助。
《舌尖上的中国》—— ABite of China
[栏目简介]
2012年5月14日开始,CCTV-1晚间10:30的《魅力·纪录》栏目陆续播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该片从2011年3月份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和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摄制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踏遍中国的山山水水,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大山深处的村落,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纪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在娱乐和功利心理泛滥荧屏的北京下,《舌尖上的中国》则一头扎进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里。于市井阡陌山川江河中,寻觅中华大地上有关饮食的文化神韵和精神脉络,深入探寻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这里没有说话,没有噱头,没有人云亦云,有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味道、记忆、情感和家园,是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深深依恋的故乡之根。
片子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把视角对准了普通百姓,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深深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在这里,有的人看到了独特风味的美食,有的人看到了浓浓的乡愁,有的人看到了古老文化的传承,有的人,则看到了深深扎根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中华国魂,我们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构成了整个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体现着各地的美食,而且把人们利用不同的食材和调味做出各种不一样的佳肴,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都各显特色,同时还展现了各地域的人情美、智慧美、勤劳美和和谐美。在片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专门的顶级厨师,还是继承家里的祖传秘方的人们,都在兢兢业业、朴素勤劳;在片中,可以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对自然美食的智慧加工;在片中,也可以看到邻里邻居互相帮忙,互相分享的友善和睦的气氛。
[知识拓展]
《舌尖上的中国》是电视纪录片类型:
[电视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是指非虚构的、审美的(非功利的),以构建人和人类生存状态的影像历史为目的的电视节目类型,是人类个人记忆或某一集团集体记忆的载体,是对现实生活的选择再现。
主要题材有:现实性题材;历史性题材;历史和现实结合的题材(《大山峡》《周恩来》)。
做电视纪录片的注意点是:1.扮演的比例不能超过历史真实资料;
2.在扮演时应注说明;
3.非虚构是原则。
[内容]
1.浓郁的中国风、民族风
每一种食材、每一种制作工艺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新信息,彰显着中国作为供方文明古国的深厚传统;同时通过描绘人和食物的故事,展示这片土地上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里面渗透出来浓厚的乡土气息,从黄体高原窑洞的石磨到云南省尼西乡的尼西黑陶,无一不体现着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里面时而不时出现当地人清唱的各地民歌和弹奏的不同民族的音乐,还有人们喉嗓中喊出充满乡音的叫卖声,更是一种民族特色的展现。
《舌尖上的中国》50秒的片头,除了集中展现节目内容所涉及的人物、食材和景观之外,镜头切换和入画方式都采用了典型的中国风格——泼墨手法,加上重叠和变色,墨水在屏幕上依次展开,将零碎的画面紧密结合起来,在里面融入竹子、筷子、碗等代表中国特色的物件,呼应了节目整体的文化风格。在最后的定格之中,是以肥而不腻的红烧肉做成中国山水画,小船在期间畅游,即是美食与中国风的结合,又体现了我们生活和徜徉在中国美食文化之中。
本片的文案写作,具有文学性,朴实无华、细腻生动的语言,丝丝扣人心弦,又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意境。每一集每一句都充满温度布满温情、观众可以在细细品味之中感受到每一个词传达的感情。《舌尖上的中国》在整体文案中没有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叙事和简单的表达上,而是直指食物的美好内核,直达人们的感情世界。就像里面的这句:“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在文案中,不仅体现出社会生活的美,我们诗意的生活在这大地上,用诗意、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我们也有着朴素的生命观,脚踏实地之余,也要抬头望望星空,看看我们美好的愿望。
2.独特的平民视角
选材视角的独特性也是该片成功的关键。
首先,它选择了一种关系视角。《舌尖上的中国》抛弃了以往美食影像素材“烹饪大师”、“美食专家”、“美女私房菜”等那种在室内拍摄展示素材、教如何一步一步烹饪的老套路。它是一部将美食的纪录片,但着力点没有放在美食上,而是放在了人与美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探索中国人如何因地制宜地从脚下土地撷取、收获和进食,揭示了中国人的一些基本的价值取向,也展示了中国人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
其次,与《大国崛起》、《走向和谐》等与国家的宏大命题有关,选取的多是国家视角。而《舌尖上的中国》采取了平民视角。采摘松茸的丹珍卓玛、普通的挖藕人圣武和茂荣、看管竹园的老包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平民,而且在称呼上也是多叫昵称,拉近了观众和片中人物的亲切感,选择这些普通民众作为叙述主体,反而更加真实、感人。
3.主题的巧妙涵化
将宏达的主题微观化是本片的一大特色,在七集系列片中呈现了诸多的美食以及美食生发的故事,这些素材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慢慢的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美食和人与人的关系串联起来,它将中国美食文化巧妙地涵化在美食背后的生产过程中,涵化在美食独特的制作工艺上,涵化在平常百姓的日常饮食上,始终采取一种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中国观众有自己独特的电视印上习惯,一般不喜欢抽象的议论,对纪录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的细节描述以及整体的引人入胜有比较高的要求。”它将中国美食的宏大主题浓缩聚焦在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上,每个故事都经过精心剪裁,突显故事的变动性、情节化和人情味。有网友感言:“看到第六集中阿刘在盐田中忙碌劳作的身影、素琼一大早带着家人摘辣椒的画面,便想起了自己老家的父母,情到深处,潸然泪下。”
4.文本信息权威多源
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可以发现,片子的叙事都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整天制作和享受美食的普通民众来完成的,他们是故事的讲述着,也同时是故事的创造者和参与者,这种信源给人一种朴实的信任和真诚。而在片中的解说词融汇了地理学、化学、生物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如:“紫菜中富含谷氨酸、丙氨酸等多种呈味氨基酸,他们藏于植物蛋白中… …”“哥伦布从美洲将辣椒带入欧洲… …”还有酸中的氢离子刺激人的味蕾、亦或是在什么样温润潮湿的气候下生长什么样的食物,什么样的温度条件适合什么样的食物发酵,他们在需要的时候巧妙登场,少而精当,让人在享受食物挑拨味蕾的同时又增长了很多科普知识。充分尊重“影视剧本是叙事和造型的结合”原则,很注重造型手法的运用,也具有很强的画面性和形象性。
[形式]
1.叙事结构
《舌尖上的中国》一共七集,独立成篇,但是又彼此有点联系。每一集的命名和呈现都充斥着别样的哲学意味,没有从地域、菜系、口味等分类,而是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七个主题讲述千百年来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是从源头上寻找中国饮食文化基础食材的来源,人们采集、捡拾、捕捞;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反映了人们主要填饱肚子的主食的多样的做法;第三集《转化的灵感》和第四集《时间的味道》着重表现了中国人制作食物和保存食物的智慧;第五集《厨房的秘密》进入了各地各式的厨房,为观众占下了中国厨房里的秘密,从做饭的炊具、食材、佐料的精妙配比;第六集《五味的调和》关注中餐的酸甜苦辣鲜;第七集《我们的田野》总结呈现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饮食哲学。七集片子,相互补充,条理分明,结构清晰。该片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分集设定参考了一本由“慢食运动”创始人卡罗•佩特里编写的书《慢食运动》,并按照其中讲述西方美食学的概念而作出每一个分集;任长箴举例说“第一条提到了植物学,那就是涉及到物种、自然、土地,我就从这一条当中延伸出《自然的馈赠》”,“第十一条就涉及到艺术、工业、人的知识,寻求以昂贵的代价和处理保护、保存食物的方法,其实这个就衍生出《厨房的秘密》”,事实上该片的文案也是使用了国际纪录片的基本创作习惯。
每一集中介绍多个人物,过渡自然,悄无声息,但在片子最后会把他们的故事提炼出一个共同的主题,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在第一集的最后,一句:“享受美食时,更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配合前述各个人物的笑脸特写,将整个材料统领起来形成严密整体。
2.造型构图
节目中的每一个镜头都经过精心处理,为了体现出食物制作的精心和用心,在镜头景深的使用上也很明显,大量浅景深、大特写、长镜头的使用,帮助编导从细微处展现了美食的内外景观,纹理颜色,一览无遗。如展现毛豆腐的制作过程时,镜头大量贴近毛豆腐表面生长出来的微生物;金华火腿的制作时肉丝的纹理和脂肪的色泽展现无遗;臭鳜鱼在腌制出经过烹饪鱼肉鲜美雪白,块块分离的特写,如此不仅有助于放大食物的细微特征,也有很强烈的代入感。而与之相对的在大景的运用上,多运用远景的拍摄,把广阔的大山田野、祖国的大好河山都展现出来,与特点镜头的交叉叠用,产生出强大的对比和动感的变化。
片中有很多延时摄影,表现出时间的变化,由于很多食物的腌渍需要时间的洗礼,食材的生长需要时间的浇灌。所以也有很多车水马龙的都市、蓬勃升起的朝阳,还有茁壮成长的豆苗的延时镜头。如《时间的味道》展现湘西苗寨龙毅制作腌鱼的过程,一系列画面中既有静止的腌鱼的竹筒,也有缓慢行走的猫楼主同前有幽深内景,后有静谧山谷;猫从右侧入画,左侧出画,成功营造出腌鱼过程的时间缓慢流逝,而猫和鱼的组合又有一定的趣味性。
3.技术拍摄
胡柏炜说:“纪录片需要的是电影感,而非像其他新闻节目一样的电视感。”影像纪录片对音频、视频、图像等技术德尔要求要高很多,所以它更能形象和真实地反映存在。这次《舌尖上的中国》首次采用高清拍摄,使用佳能5D2和索尼F3,佳能5D2光圈大、主体突出,背景线的特写镜头,5D2体现出其独特的前为创造力。而索尼F3虽然体积小但是能达到电影集的效果,画面冲击力的关键是索尼F3色彩宽容度比其他机器高二到三度,呈现色彩很饱和。它可以“微距摄影”,拍出大量的高清浅景深镜头。
几位被访者专业人士畅谈他们心中的最炫时刻和精彩画面:“
在拍摄诺邓火腿时是一个多云的阴天,现场光线并不是很好,但由于相信摄像机的呈现能力,摄制中依然拉起了库房窗户上防苍蝇侵入的布帘。在镜头中,透过布帘的光线室内经过风干的火腿上有斑驳的阴影。“火腿从做好到现在晾了两年多,如何通过镜头表现出来?我们很注重呈现这种时间感,这种抽象的概念通过高清镜头来表达,意味就出来了,观众会有细节的感触。”白波颇有感触地说道。
老黄父子在家门口熬盐的场景,旁边是年代久远的树,还有古井,拍摄时希望表达出古朴的意境。当时是正午时分,如以普通的拍摄方式这种意味很难表现。剧组增加了烟的效果,在画面中,普通老百姓使用着传统的食品制造方法,配合烟雾中的风景,十分具有穿梭的历史感。白波说:“通过调整摄像机的锐度、通透度等,发现效果可以完美地达到。”
一位老百姓挑着担子走过,呈现出其主观的第一视角,这应该是将体积小型化的单反相机悬挂在其身上拍摄的。胡柏炜认为:“纪录片的拍摄与新闻完全不同,其取景的震撼来自让观众想不到,观众以为会从A角度表现,却发现视角来自B角度。”
4.主题音乐
《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主题音乐从开播来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包括有原创音乐,版权音乐和引用原声三部分构成。
主题音乐来源于何真真新世纪音乐风格的专辑《京城四季》中《彩蝶舞夏》一曲。整个曲子运用了钢琴、大提琴、小提琴、琵琶、竹笛等多种极易表现中国文化的乐器。配合精美的食物起承转合,一幅盛景悠然展开,夏之彩蝶,舞于花间,翼之轻盈,宛如清风,或憩或行,心之所向,翼之所望,美食飘香,摸上舌尖。
《舌尖上的中国》原声音乐大碟(即原创音乐),全部由中国著名青年作曲家阿鲲(Roc Chen)操刀谱曲制作完成,共19首。分别分段表现食物的耕种、收获、烹饪、享用的过程,以及背后那些作食物的人,以及他们的辛劳、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的平凡和伟大。延续了阿鲲以交响乐为主的大气风格,但又不失小巧、活泼与调皮的色彩,木管和弦乐是主要的,长笛、双簧管表现活泼的轻松跳跃感。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四季变化,音乐就给人一种画面感。
下面是对音乐人阿鲲的采访:
http://y.qq.com/topic/sjsdzgsoundtrack/
而在制作泡菜之后的朝鲜族人们晚上在屋里载歌载舞、北京小屋上面的种菜的贵春唱的歌,都是由原声同期录音,体现出真实感,又可以让我们体会出劳动人们的快乐。为纪录片锦上添花。
5.后期剪辑
“人类文化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考察通常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反映在纪录片层面即是全面与深度。”《舌尖上的中国》选材和画面的剪辑上也同样关照了这两个维度,既有不同季节、不同地域壮阔画面的切换,也有对小人物命运关注的特写画面,不仅关照宏观微观,而且还注重画面的动静搭配,切换频率的舒缓和紧凑,整个片子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来推进,既清新自然,又蕴含跳跃的韵律,在行云流水中传达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敬仰。
剪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镜头的选择与取舍,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准确鲜明的体现影片的主题思想,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时间流。在剪辑时,可以压缩时间,如酿醋这个以年为计算单位的时间用几个镜头来表现;也可以放大时间,如在厨师做拉面的时候面弹起的慢镜头,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而通过剪辑,我们可以看到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将同一时间中不同空间的时间通过剪辑的时间线排列让我们在同一时空的不同时间段看到。剪辑上,长短镜头切换频繁,但动作剪接流畅。
[长镜头]:
一般指在影片中持续时间较长的镜头,躲在30S到10min之间,长镜头通过单个镜头运动和演员的场面调度,在画面上逐渐形成各种不同的景别和构图,其时长基本等于展示事件的实际时长。
主要作用有:
(1)叙事的完整性,因为拍摄对象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和完整。给人以真实、可信和连贯的感觉。
(2)表意的丰富性以及画面的开放性;
(3)形式美感,长镜头可以把镜头中的各种内部和外部运动统一起来,新鲜感十足,自然流畅的画面效果,给观众带来更广阔和思维空间的审美体验。
(4)传递寓意,创造风格。如果观众在接受镜头基本信息之后还不切换,这个镜头就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
[外部机制]
1.播出渠道的扩展
《舌尖上的中国》的跨频道播映尝试,为该片带来强劲的收视效果。中央电视台在权威性、覆盖率、影响力上,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中央综合频道的影响力尤为巨大,而《魅力·纪录》栏目,开始展播精品纪录片,与其他台同事段播出的电视剧形成“差异性竞争”,取得良好效果。
2.新媒体助力
微博帮助《舌尖上的中国》进行传播,如潮的好评,将《舌尖上的中国》推上了新浪微博话题榜,而后淘宝等商品交易网站的卖家加入,也和微博一起,让片子的口碑形成了滚雪球效应。可见,在信息化的时代,即使是央视这样拥有优势资源的媒体,如能善用新媒体的力量,也可以把比较冷门的纪录片做成舆论话题,提高收视率。
[以微博为例谈谈新媒体对电视的影响]
(一)利于塑造电视品牌
1.微博矩阵实现电视频道品牌整合传播
卫视官方微博、卫视的栏目微博、卫视主播微博的开通形成卫视微博矩阵,能合力实现卫视品牌的全面传播。微博矩阵以粉丝关注量大,互动性强,实现对品牌栏目群的整合传播,强化卫视频道这一整体品牌的形象传播。
2.微博对电视品牌的持续展示
微博更新的即时化和多媒体化为卫视标志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将台标作为微博头像,加强了用户识记;其次可以使用微博标题塑造卫视网络形象,如湖南卫视的“芒果”。其博文“芒果天天看”的形象标识。
** (二)与观众互动,增加粘合度**
节目播出中和播出后,可以通过微博与观众沟通,如开展有奖活动,收集反馈意见等。而且,通过粉丝的留言可以明确观众的心声,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推陈出新。
** (三)促成二次传播,持续影响 **
电视媒体的“二次传播”就是通过电视衍生节目,借助自身平台以及网络、平面、户外、线下活动等传播手段,使得电视节目在一次传播后,通过电视节目的热点话题,实现“二次传播”,提高频道知名度、关注度和忠实度,实现媒体的持续影响力和传播力。微博平台具有草根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因而通过微博平台的运用,将电视作品和社会话题相连,十分有利于提升电视节目的关注度。
3.正确的结合热点传播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多矛盾凸显出来,食品安全更是全民焦虑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食品安全问题在2011年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中排列第三。2012年年初,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了《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出台了关系食品安全问题的新政策、新思路和新举措。在此背景下,一部强调自然、安全、传统饮食的纪录片,自然会与公众的心境形成对照关系,从而引发强烈的关注了。《舌尖上的中国》古河了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其呈现的原生态的健康美食,让人们重新找到了传统美食的可贵和食物中蕴含的人情味。让人们可以在片中寻找到一种安全健康的饮食,也寻找到一种真情温暖的人心。
4.艺术性引领商业性的传播
电视的艺术性是其能够在传播中获得商业价值、实现商业利润的一个重要原因。《舌尖上的中国》同时被译成6种语言文字,销售到75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额达到226万美金。使得“中国题材,世界表达”这一国际化的传播理念又一次得到了国际市场的验证。很多国家电视台纷纷购买版权,出现了《舌尖上的东京》和《舌尖上的韩国》系列,塑造了良好的中国形象,让我们的中国饮食文化为更多的外国友人所熟识。
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不少旅游机构纷纷推出了“舌尖上的旅行”等主题路线;淘宝上有关的美食产品销量猛增;相关实体餐馆的生意也异常火爆。《舌尖上的中国》图书也相继出版。
[节目特色]
“现在的城市都很类似,唯独不同的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节目达到了人们对于味觉、视觉、情感、精神以及文化的满足,更体现出一种历史的关怀。
总导演陈晓卿介绍,中国之“变”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要主题。“我们在纪录片里展示了传统农耕的中国,但也告诉大家很多传统正在改变,有些片中出现的人可能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了。”这部纪录片展示的美食技艺是古老中国千百年来生存积累下来的,它活在偏僻的乡村厨房里,活在大理的古老院落中,活在千年古城的豆腐摊上,活在源远流长的宴会仪式中,这些伴随工业化大生产的来临,古老的生存技艺可能会流失,那些曾经的美食会变成往事,定格成许多人一生的回忆。体现出一种历史关怀,引发人们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