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相声集聚地相声

涮篓的物理属性

2020-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竹聿酱

传统相声有很多的特有的表现形式,比如三番四抖、顶刨撞盖、吃了吐、涮篓、大掉凳等,那么涮篓是什么呢?

简单的说,“涮篓”是指表示强烈否定,往往是捧哏不同意逗哏的说法,或者拒绝逗哏的邀请或建议等情况下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李:我拿棍儿挑着这两根儿绳子,拿到河里头涮了涮,把它洗干净一扽,挺结实,来了个挑大筐合破烂儿的,又卖了五毛钱

杜:嗬

李:哎呀,太好了,两毛钱吃到肚子里头,卖了五毛,拉下去还挣它三毛

杜:太合适了

李:对半儿利都拐弯儿

杜:好买卖

李:这买卖不错

杜:就是

李:赶明儿我开个绳子铺,你给我当技术员儿去

杜:(涮篓)我没那技术

涮篓既然是一种声音,那么声音是什么呢?同时,涮篓是哪里在振动?

有人说:我在观察涮篓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腮帮子越大,涮篓的效果越好,那么是不是说涮篓就是腮帮子振动发出的声音呢?(其实就是我说的)

笔者自己试了试,并且找我(就是我)进行了一次对比分析。实验大概持续了两分钟,最终得出了一个比较令人信服的结果:

涮篓的振动和腮帮子大小没关系,但是涮篓的持续时间跟脑震荡的风险是成正比例的。

还有人说:涮篓是嘴唇的振动所引起的。

笔者考虑到其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后的实验都是自己进行的尝试,得到的数据可能有些不准。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嘴唇如何振动。笔者首先尝试用上下唇进行碰撞产生声音,在加上头部的晃动,最初没有一个明显的效果,在加大嘴唇碰撞的幅度之后得到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

这是个导致脑震荡和下巴脱臼的好方法。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振动呢?脸部能够发音的器官笔者基本都试过了(诸如:摇头并用鼻子发音、摇头并用牙齿发音。Ps:高危操作,请勿模仿)

综合各种实验和惨痛的经历,笔者得出了一个结论:声带发音,简单的说就是跟说话差不多。所不同的是,涮篓需要在口腔中积攒适当的空气,通过摇头带动空气在口腔内振动。

虽然转了一大圈,但是笔者终究还是找到了答案,就写这么多吧,头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