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杂谈

碎碎念 | 如何提高创造力?

2018-04-21  本文已影响4人  奥利奥的写字板

     “创造力,或者说伟大,需要建立在真相之上。有的人是通过天才般的洞察力,洞察到了所在领域的真相;有的人是因为正好他的个性化的生命体验,和一个时代的集体体验联系在一起,因而也碰触到了所在领域的存在”——武志红的心理课:创造04|最朴素的创新方法。

      什么是“个性化的生命体验”、“时代的集体体验”?um……读这个课,我常常碰到这种莫名其妙的词,百度搜不到完整的中文解释(W( ̄_ ̄)W),却搜到了英文解释(Σ(⊙▽⊙"a)——生命体验:  experience personally  ;好吧,那我姑且理解为个人的经历和体会吧。那么若没有天才的洞察力,还可以靠个人经历和体会去寻找所在领域的真相。

      而武提到的朴素的创新方法是指做一件事之前做大量的基于事实的调查。这些调查可以为你揭示真相,而避免你沉迷于个人头脑的自恋当中。所以他说,高创造力的人都有一个前提:我的头脑不知道怎么办。你不能轻易拿你头脑已经有的判断,去套用在一个事物上,你必须把头脑的判断和知识拿掉,先去深入这个事物,让判断和思考从你和这个事物的深度关系中自然升起。(空杯心态?)

        这种情况,我在写论文的时候是有碰到过的。那就是,以前学校教导我们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再找证据去证明你的观点。论文,不就是要自圆其说嘛?而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学校的考题也习惯先提出一个概念、或者词语,让你天马行空地去发挥,往那个概念去套。所以写作或者创作的时候,总是习惯去排除那些不符合自己逻辑的想法和观点,去把自己的观点或者方案合理化。如果你也看过《奇葩说》,那些辩论赛,观点有正有反,各方辩手总是能找到理由来支持他们的观点的。有时候你会越听越懵,好像正也可以反也可以啊(-_-||)……而事实情况是,我们基于概念先行,进行到后面会越来越难展开,因为越来越多的客观事实会否定掉原来的答案,甚至否定掉概念本身。偶尔我们也会碰到观念与权威相左的时候,就会犹豫该不该去冒犯或者挑战那些权威,或者又转向去怀疑自己,可能是因为我们理解得还太浅薄了,还不够深入……

      爱因斯坦:一个人是被我们称为所谓“宇宙”的一部分,受时空限制的一部分。他会觉得他的思想与感受和世界其他部分是割裂的,这是他的意识的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是我们的牢笼,将我们的欲求和情感限制在少数一些和我们亲近的人当中。我们必须将自己从这个牢笼中解放出来,拓宽我们的胸怀,去拥抱所有生灵和整个世界的美,这是我们的使命。(伟人的志向都这么大的吗?( ̄. ̄))

      弗洛伊德提出思维有两个过程:初级思维过程的语言是图像,次级思维过程的语言是文字。(这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原因??o(゚Д゚)っ!)也就是说我们身体和五官感受到的信息,先存为图像,然后经过抽象处理转化成文字。所以,了解一件事物只停留在文献资料的理解,就像切断了与真实世界的连接,与真相隔着一层纱雾。(这里想起读研那时候杨老师《观看与介入》的专业课,现在觉得这真是个好课程,这的确比看一本书写篇论文交作业的理解深刻多了。当你要介入一件事物,深度地去与他们发生互动和关系的时候,往往真相并不是你原来想象的那样,或者那时候你已经在改变一件事物的原始面貌,逐步接触内在了。)

      作为设计师,我崇拜的偶像只有一个,那就是达·芬奇!我认为历史上最有创造力的人莫过于达芬奇。达芬奇是最早解剖人体和动物来研究绘画的,而他那些基于事实的研究,衍生出了各个领域的艺术和创造发明。例如最早的飞行器、建筑、汽车、军事武器、音乐、话剧、雕塑等等。

×

达·芬奇笔记

★★★★☆8.2

(意)达·芬奇 (英)艾玛·阿·里斯特 编著 / 2007 / 三联书店

      《达芬奇笔记》记录了达芬奇的创作手稿,他用速写和素描记录他的观察。那个时候还没有照相机,他用素描的方式记录观察所得,他还研究了透视原理应用于绘画以遵循人眼的一般感受,保持了事物基本的客观性。他研究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并且用语言描述他们的心理活动。笔记当中也常常记载一些他编的寓言。他是敢于挑战集体舆论和权威的典范,并且身体力行,用实际的研究和创作,成为了当时最有话语权的人,也是至今无人超越的博学家。相比起他的作品,我更敬佩他这种专研的精神,和落于实践的行动力。

        碎碎念了这么多,整理一下结论吧。提高创造力,首先是把原来头脑中的判断和已知的拿掉,学会观察,然后身体力行地去接触想要了解的事物,与事物互动产生关系,让判断和思考从深度关系中自然升起。龙哥常常教训我固执,我也常常反抗他非要别人先按他的逻辑思考。当我对一件事不熟悉的时候,我的确不喜欢听信别人的意见,非要自己尝试了验证了才去相信,这样看来我的确是挺固执的。听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然而,巨人能成为巨人的方法,套在你身上却不一定让你成为巨人,别人的基本功却不一定能让你顿悟。所以我们不能只拥抱某个巨人或只沉迷于自己固有的经验,而可能需要拥抱全世界?……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抱着全然未知的状态去拥抱吸收所有信息,去冒险,去挑战,去寻找真相。这个过程就像挖矿一样,所有勘测的信息只是开挖的线索,等你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真正凿下去,深挖下去才会发现到底哪里有矿石。挖出来了,就是最真实而伟大的创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