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印象|女佣
作业27 城市物候记
狮城有两大产业,有点和我们的观念不一样,一是补习中心,二是女佣介绍所。这两个服务产业做得大还深入人心。
第一次看见女佣这个词,有点不适,觉得这个词有旧时代蔑视和剥削的意味。久了,也就默认了这里习惯用法,有国内来的人称她们为女工人。
国内通用词应该是保姆。
狮城鼓励年轻母亲出去工作,也鼓励年长者继续在职场发挥余热,家长上班时间长,而学校只半天的课,这是两大产业的市场。
随着人口老龄化,夹心层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女佣有着很大的市场,本地近六百万人口中,大约有二十多万人是女佣。
女佣都是外籍的,中介是必须的。
女佣多来自菲律宾、印尼,还有越南缅甸等,工资只有几百新币,中介费不少,大约需要她们五个月的工资。
女佣来了还要接受体检、培训和考试。雇主也要接受相关课程才可以。雇主不仅要付中介费,还要付人头税,对于家里有小孩和年长老人请女佣的会有相关优惠措施。
雇主需要给她们买保险,提供吃住还有每周一天的假日。不知这里把房间叫做主人房、佣人房是不是和这个有关。一般人家让她们住储藏间,也有的是客厅沙发,毕竟一个普通房间的租价比女佣工资可能还高一些。
吃一般也很简单,有的甚至是白面包作为主要食物。
这样看来,女佣两个字确实名副其实的感觉。
围绕女佣,本地有一系列的规定保护双方的权益。
女佣的工作地点是雇主家,去别的地方做是违法的,半年体检一次以免她们患病或者怀孕,两年合约满了需提供机票让她们回去。这期间生病了,扣除保险部分就是雇主付。
还有一条,做过女佣的禁止同本地人结婚,当然,爱情可以冲破藩篱,你可以去她的家园,本地不会承认的,所以后续身份孩子问题都不会解决,据说是为了本地家庭的稳定。
不少女佣有大学文凭的,只因为当地工资低才出来做,不少人是抛下了年幼的孩子来的,一别经年,也是不容易。
不少女佣对照顾的孩子、老人倾注着自己的心力和爱,和家庭融为一体。新加坡年轻导演拍了一部以此为题材的电影《爸妈不在家》并获得多项奖项。
当然一些不期望发生的事情也层出不穷。有雇主折磨女佣的也有女佣折腾主人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续约。
人在别人屋檐下,做着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有人感动,一医生将自己身后的巨额财产交付给了自己的女佣,当然也有不满挑刺的。
前几年出了个很有名的雇主告女佣偷窃案例。樟宜(机场)集团主席解雇家里印尼女佣,限两小时收拾东西离开,女佣打包的东西贴了自家的地址,离开回国。
富豪家开箱检视物品,指认东西属自己的然后报警,女佣后来来新被捕。女佣上诉,其中就有非法去他们的办公地方和儿子住家工作,后来有律师帮她成功翻案,认为富豪家送走女佣动机不良并有作伪证,主人家身败名裂。
女佣,只是个名词,是个工作的名称,如果互相尊重,哪怕就是各取所需,还是相得益彰的,她们也为她们自己的国家做出了经济贡献,在本地,为家庭和社会也贡献了她们的青春,值得尊重。
几十年前,这里的家政市场,更多的是中国人的身影,其中有名的是自梳女。等我找资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