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爱的安德烈》

2018-07-17  本文已影响21人  就叫小黄龙也行

下班后走到公司的图书室,借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和著的。龙应台是台湾当代女作家。安德烈是龙应台的儿子。母子两人因长期相隔两地(同应台在台湾,而她儿子长期在德国),便用信作为一种沟通方式,两个人互写信3年。在33封信中表达了两代人的价值观。

晚上书看了一半。说说给我的最好感受:

1.惊叹于18岁的安德烈的思想。在他的脑中不仅有18岁孩子应该有的关于"性,药,摇滚乐”的年少清狂。

很赞同安德烈对生活的态度,敢于活出自我,渴望自由,敢于探索未知世界。

毕业工作2年,似乎周边人都越过越迷茫。我们从小被教育,好好学习,长大长大好工作。毕业后又被推着进入了社会大学。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职业,只知道不喜欢天天上班。我们在思考生命的意义。

这两天最好的朋友和我说她要离职了。因为她这份工作得不到满足。她告诉我她不想马上上班,因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是以前我肯定认为她一定是疯了,不工作哪来的钱。现在的我却十分赞同她。其实她有一部分是我的影射。我想做,但我不敢做。而她做了。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很有勇气的女孩,可是在现实面前,才发现原来自己是一个胆小鬼而已。信誓旦旦而不敢做。

2.也惊叹于安德烈对认同,生命,道德的深刻理解。在前面几封和母亲龙应台的互信中,安德烈聊到自己对民族认同,对道德,对生命的理解。非常深刻。一下子觉得自己太low了,十八岁的我估计还是个只会刷电视剧的女孩,哪会去想什么民族认同感,道德。

顺着时间轴继续思考下去。18岁的我只是个会看爱情剧、看鸡汤文的女孩。那么25岁的我呢?我在干嘛?

25的岁偶尔和好朋友看看韩剧,独处时看《蒋勋讲红楼梦》,接触非虚构类的书,刚开始只限于市场上的畅销书如《原则》《异类》等,后面因为圈友接触了软科学奥地利经济学。了解了关于货币,关税,最低工资法的看不见的一面。世界观慢慢发生改变。

安德烈和感激这三年的互信,给他的青春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我也很感激007,很感激写作,记录生活的美好

未完待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