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剖内省《人生感悟ABC》

知行格第301日:“自私”是人的天性

2018-05-22  本文已影响31人  松鸦学长山大硕博

每日国学感悟:

话题:

《中哲史北大》之“方以智哲学”“李贽哲学”

正文:

方以智

第三节  辩证思想

提出关于对立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东西均》→随、泯、统三个观念→方法论总纲。三者统一。→来源于佛教华严宗的三谛学说。

又提出“交”、“轮”、“几”三个观念。一方面承认对立矛盾的普遍性,另一方面断言对立矛盾都没有区别。

又提出“反因”的学说。相反相因。对待无对待。

第四节  对于理学和佛教禅宗的批判

强调学问不能脱离事物。心固然是主要的,但不可绝物。

批评理学的偏失。

批评禅宗的谬妄。

强调内外统一、“道寓于艺”。关于自然和历史的知识都是依靠学习的。提出“实学”的口号。

方以智哲学显著的特点。第一,早年的实证思想和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密切相关。第二,由实证转向相对主义,鼓吹“实学”。第三,既有辩证的观点,又有相对主义。

第十二章  李贽 

第一节  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危害性。

特别批判了男女不平等的偏见。肯定男女在才智上是平等的。主张婚姻自主。

深刻揭露了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的虚伪。无情地揭露了当时假道学的虚伪与欺骗。

还强调了物质生活的重要→穿衣吃饭,人伦物理。→“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无一人之不中用。”

公开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人的主观意识的内容,就是自私自利。人的一切活动都出于自私自利的动机。宣扬一种利己主义人性论,把私心看做人类的本性。

对于“市民”、对于商人是抱有一定的同情的。主张“道不虚谈”“学务实效”。

P353

知行格第301日:“自私”是人的天性

李贽,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附一: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301日(考研倒计时214日)

日阅读:读完《中哲史北大》《中庸》,约一个半小时左右。√

日锻炼:

日总结反思:

晚上自习,有所乏力,昏昏欲睡,便去外边背书,一时过后,精神抖擞,毫无困意。这便是,用行为改变心态,调整外在行为,影响内在心态。有时候,装着装着,就心情好了。行为影响心态,心态决定状态。

今重新调整了一个监督群,壮大队伍,让多数研友来参与,更有监督效果,更能信息畅通。若没有达成目标,也会出很大的丑,人活一张脸,我也脸皮薄。所以,想要越过篱笆,就把钻石扔到篱笆那边,不留后路,置之死地而后生。

有人愿意参与,就一起走。尊重大家的选择,无论去留,都要听从内心的声音。愿我们善有善报,念念不忘,充实生活,幸福内心,不忧不惧,笃信笃行!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知行格第301日:“自私”是人的天性

附二:

第二十五轮一周封闭计划:

时间:5月20日——5月26日。

具体:

1.遵循每日时间表。

2.6点半-9点,关机;尽量少进行碎片化阅读。√

3.每日抄《大学》《中庸》。√

4.学习、上课、备考、看书、写文及其他。

未来五年规划:专注国学,求学求真;读万卷书,韬光养晦;立德立言,写作演讲。

人生目标:进德修业的书斋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