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设计是啥?很多人都没弄明白,看专家怎么说
学校文化设计??什么意思?这个词怎么解释?似乎很多人都似是而非。
按说文化是不能设计的,学校的文化更不是直接设计出来的。那为什么还要提学校文化设计呢?特别是将要在2017年12月21-22日举办的"2017全国学校文化设计行业创新发展论坛"更是大张旗鼓的提到了“学校文化设计”一词。这个提法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在有一段时间我也不敢肯定,就这一说法也多次和教育、设计方面的专家进行交流咨询,倾听大家的意见。特别是和深耕学校文化多年的沈老师深聊后(沈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学校新文化运动发起人、知名学校文化战略策划专家,在学校文化设计圈内名声大振,粉丝很多哈!),觉得这个提法是没问题的。今日终有闲暇,把这个事说道说道,不对的地方也请各位同仁留言指正。
某种意义上说,在教育领域,先提的校园文化,再提的学校文化;先提的校园文化设计,才有的学校文化设计。提出校园文化这一概念的渊源今天咱就不说了(各位可以翻下敬文堂教育研究院公众号的历史消息敬文讲堂--海滨小讲里的第二期详细的说过),那么校园文化设计是怎么产生的呢?没错,就是基于国家教育部2006年4月25日《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教基〔2006〕5号的发文。因为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就离不开环境的打造。物质环境作为狭义上理解的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然是需要设计,比如学校的大门、景观小品、楼道走廊、各个功能教室等等,慢慢的大家就把这些设计统称为校园文化设计了,把从事这些设计的公司叫做校园文化设计公司。随着各地校园文化建设的文件不断,从事校园设计的机构、人群也就越来越多了,慢慢的也就产生了一个行业。
然而,“校园文化”是个狭义的概念,可以说是“学校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不少专家也都为此做过阐明。它一方面是指校园环境文化,如学校的大门、建筑,雕塑、文化石、走廊布置等,承载着草木亦有情、墙壁会说话、学校处处皆文化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指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艺术节、阅读节、体育比赛、讲座报告等,产生润物无声、文化熏染等作用,这些都是能够看得见的东西。而学校文化是涵盖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传统、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等在内的集合体。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性,是用特定的价值统整着学校中的一切文化表现形式。随着全国各地各类学校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与深入,学校需要设计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当然这里的设计还有大设计的意思,不是狭义的视觉、空间、环境设计,如涵盖办学理念用词的设计、制度的设计、课程的设计、活动的设计等,而这些设计已经超越上面说指校园文化的范畴了。因此,从事校园文化设计的各类机构也不单单只做学校的视觉、空间、环境设计,也会涉及学校理念用词的设计、课程的设计、活动的设计等,所以,文化设计一词就把这些工作整合统称了,而原来不少单一做平面设计、环境设计的校园文化设计机构,也慢慢的变成了涵盖理念凝练、活动策划等的综合型学校文化设计机构了,整个行业也自然从校园文化设计变成学校文化设计行业了。
本人也百度了一下,关于“文化设计”百度百科是这么定义的:文化设计(culture within design),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就是在设计过程中,调动一种或多种文化元素或文化符号,进行提炼、完善,并通过解构、重组等艺术手法来完成思想或情感初衷的设计。如果把这个套用到学校文化设计来说,即“在为学校设计的过程中,调动一种或多种文化元素或文化符号,进行提炼、完善,并通过解构、重组等艺术手法来完成思想或情感初衷的设计。”或者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学校文化设计的本体意向是借助设计的手段达到更好地向师生传播文化”。因此,从这两个层面来看,学校文化设计这一提法也说的通。只要在学校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主观、自觉的在作品中选择了文化元素或表达了文化倾诉都属于学校文化设计,学校文化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对于设计推动文化的较高体认。
那么我们再看看我们亲爱的沈老师是怎么说的,昨天沈老给我发论坛资料的时候,看到他对学校文化设计的描述,让我对他更是肃然起敬,觉得他帅呆了!!!不愧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啊!!把学校文化设计解读的非常清晰。
今天摘录部分如下:“学校文化是内在生成的,但如今大量成功案例证明,学校文化品位完全可以通过设计而提升,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模式来更新甚至重塑学校文化,可使学校文化闪耀出更为理性、更趋先进的光芒。但是,这里有两个根本问题必须澄清:第一,设计什么。所谓学校文化,是学校长期以来形成并信守的精神理念,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引领下学校主体成员共同的行为方式与物化形态。这个定义本身已表明学校文化只能依靠内源性的“生成”,而不是依靠外源性的“建成”。那么,我们究竟可以为学校设计什么?答案很明确——设计学校文化战略,而非学校文化本身。也就是说,学校调动各方智慧(包括引入专业设计人员),所设计的是办学理念而非精神文化,是办学行为、办学制度而非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是办学的建筑设施、视听景观而非物质文化或环境文化。但是运用这些设计手段,可以为理想的学校文化形态描绘“效果图”,可以制定科学、合理、高效地实施文化行动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可以助推学校文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绿色通道”。而这些战略方案要真正成为学校文化,还必须由学校主体通过长期的、能动的办学实践,使其逐渐转化为师生共同的信仰,并转化为由这种信仰引领的共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这两个“转化”,就是学校文化战略生成为学校文化的过程。第二个问题,怎么设计。我们知道,任何一所学校,它的文化发展的基础、脉络和样式都不相同,办学者对学校现状的审视和未来的预期也各有思考,这就意味着从理论上说不可能让所有学校都去使用一套标准的文化设计模板。但是基于广泛推动与引领,我们仍然有必要为学校绘制一幅较为全面的“文字地图”,包括文化建设的原则、内容、模式、流程、保障等,也有必要为学校创制有内涵、有个性的建筑与景观蓝本。只是学校在运用这些工具和方案时必须主动地、灵活地适应于本土实践,必须指向办学深层次的变革。总之,学校文化战略设计只有高度校本化、优质化,才能触及学校办学观念与行为的本质,才能有利于学校较快形成文化的精神力、行动力和形象力,从而整体提升办学的品质和品效。”
(中国学校新文化运动发起人沈曙虹老师)
因此,学校文化设计这一提法是无歧义、无需争议的。它是对学校文化战略的设计,是对学校品质的设计,是通过设计更好的推动学校文化生成、培育、发展与传播。
当然此文不是为学校文化设计下准确定义的。
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行业,作为一个需要多种知识储备的跨界领域,那些学校文化设计机构是值得敬佩的!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公司、广告公司,他们不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商人,他们是带着情怀劳作的,是带着感情服务的!这些从业者如果想获得学校的满意,就要懂教育、懂心理、懂传统文化、懂文学、懂课程、懂设计、懂平面、懂空间、懂装饰、懂景观、懂材料、懂加工、懂制作、懂现场、懂安装、懂施工、懂预算,懂……还得有文字功底、会N多软件等等,已经跨了很多专业和行业,是很不容易。这几年,我和同行交流的多,大家多是诉苦,因为太不容易了,情怀被现实折磨的快没了。加班熬夜不说,设计费的问题、沟通的问题、招标的问题、预算的问题等都在大把大把的耗着时间与心智。我也看到很多优秀的人才离开了这个行业,把其比作伤心地,这可谓是学校文化设计领域的一种损失,是教育服务领域的遗憾。如何让大家明白这份职业的伟大;如何让这个行业有序的、健全的发展;如何让从业者体验职业的幸福从而更好的服务学校,推动中国的教育;如何…………!!
好吧。让我们12月21日在北京座而论道,畅谈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改变行业现状,共建行业秩序,推动行业的自律、自信、自强,为学校文化建设出力,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尽一份责任……
愿学校文化设计行业的同仁们工作顺利!一切安好!
相信,只要我们愿意敞开心扉,积极沟通,这个行业会更有价值,未来会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