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1965年的《音乐之声》

2020-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蒋大妮

写下标题之后,又想再去看一遍这部电影。

1965年,我还没有出生。

美国导演,音乐片,174分钟片长。

许是看电影时候的注意力以及环境什么的不对,两遍,总感觉看也看过了,却有点远的~~~

即便这样,依然觉得这是最近复看过后值得推荐给大家的电影。

尤其推荐给(女生,女人,女性,不知道要用哪个)

给女孩的你

玛利亚——女一号,被修道院唱诗班的音乐吸引入院的普通女孩。充沛的活力,无限好奇,勇于尝试,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一切都是未知数,和你一样。 

电影一开始她在山顶大片的宽阔地奔跑,高抛礼帽,放声歌唱。用现在的话说,太飒了。

年少的你是不是也常常会哼唱,爬到山顶也会呐喊,会歌唱。

就算现在不知道方向,内心迷你茫,那又怎样,继续歌唱,生活自有安排,会带你去到一个属于你的地方。

少读心灵鸡汤,少做各种长远规划,你的人生第一条,感受自然,感受生命力。

I go to the hills.

My heart will be blessed with the sound music

and i'll sing once more

音乐电影,音乐真的差不了,学会了,哪天山顶可以拷贝,放声歌唱。

给女人的你

男爵夫人——独立女性,精神,经济独立。优雅,自信,拎得清。男主上校的女友,准未婚妻。

当爱情即将进入婚姻,她来到他切实的生活中,他的家,他的7个孩子。她考量,她爱山水,但是更爱维也纳的都市生活方式。她也喜欢小孩,但她不想亲力亲为照顾每个孩子,陪伴孩子的乐趣可能不如她自己调制一种喜欢的饮料来的快乐。

她清楚自己要的生活方式,清楚自己所能承受和能付出的程度。,

当她认识到,爱情也在慢慢溜走的时候,她努力过(电影里她用成人礼貌不尴尬的暗示让慌乱的玛利亚逃离了),她是爱上校的,但她的尊严也是要保留的。(电影里玛利亚回来了,她明白了,于是,露台上她哪怕眼角泛光也决绝的放弃了与上校的婚约)。

对,分手也得是我来说,留不住的,潇洒转身回自己的世界去。

1965年的电影都如是说了,2020的你,一定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给女性的你

阿比斯——修道院院长,你已洞察一切,你的给予都是爱。

她懂玛利亚,少女不自知,知道修道院不适合她,给她创造一个契机走出去,她是洞察者。

少女遇挫无助重返修道院,她倾听,鼓励,给出建议,引导玛利亚寻找自我,她是指引者。

她善良,尊重他人选择,祝福他人,帮助上校一家离开被纳粹统治了的奥地利。

她是给人足够安全感的信仰。

如果你是这样的一位年长优秀女性,那真是身边人的福星。

愿你到这样的年岁也能成为他人的灯塔。

《音乐之声》

这部电影的音乐我就不说了,《哆唻咪》《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音乐之声》,是这部电影2个多小时时长的原因也是这部电影系住我们的关键。

美好的音乐和电影场景的表达,视觉和听力双重享受。

享受吧,周末愉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