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笔下的魔鬼、苦行僧、凡人

2018-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莫误倾城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读过他的《月亮和六便士》、《刀锋》、《人性的枷锁》之后,对小说里的主人公深有感触。

毛姆笔下的魔鬼、苦行僧、凡人

“魔鬼”是指《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兰德,这个男人在婚后的第17个年头,突然离家去了巴黎,抛弃了在外人看来顺风顺水的事业和美满和睦的家庭。然而,放弃这一切,只是为了画画。他是世人眼中不仁不义的负心汉及疯子,包括作者都在不停地流露出厌恶、唾弃之情。“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我们没人会向往他,然而,大家却不可否认地被他深深吸引,这种对梦想的疯狂,何尝不是你我内心深处的奢望,那是来自魔鬼的魅惑,是平凡之辈渴望却害怕的礼物。

毛姆笔下的魔鬼、苦行僧、凡人

“苦行僧”是《刀锋》里面的拉里,因为在战场上经历了好友的突然逝世,而陷入对人生的迷惘。战后,拉里无法融入美国建立“宏伟而繁荣的时代”的热潮,他执着于对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他靠着战后的抚慰金度日,终日在书籍中发掘,在静思中梳理。为此,他几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与热情,甚至不惜解除与恋人伊莎贝尔的婚约。之后远遁法国,再后,开始周游世界。在印度,他从东方的《奥义书》踏上了心灵自我完善之路。拉里透过生死获得一种生命之不能承受之轻,于是他不顾一切地去寻找生命的那一丝重量。

毛姆笔下的魔鬼、苦行僧、凡人

“凡人”是指《人性的枷锁》中的菲利普·凯里,他先天残疾,又不幸年幼时父母双亡,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学校度过的岁月让他饱受了不合理的学校制度的摧残,而当他走入社会后,又在爱情上受尽了伤痛和屈辱。菲利普曾经年少气盛,坚决拒绝伯父给他的牧师和会计师的职业规划,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德国求学和巴黎学画的道路,当他发现这两样都不适合自己,也非自己真正所求之时,依旧有勇气重新来过。后来,他踏上了学医之路。菲利普在事业和爱情上的选择,最后都回归了世俗标准,看似是对现实的妥协,实则是在经历过后的清明。对于现实,他不再是年少时的一味反抗,而是在认清之后的坦然接受。即使在平凡之中,他依旧努力挣脱宗教和小市民意识这两条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毛姆这三部著名的作品的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分别是画家高更,哲学家教授,以及他自己。这三人看似性格迥异,却殊途同归,他们始终都是在追寻人的终极哲学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有空看看它们吧!或许能为依旧在人生里迷茫的你点亮一盏灯前行的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