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的时代 清苦的日子里也有欢声笑语

2023-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宁阳慧哥说事

这些日子总是在抖音快手上看到一些很文艺范儿的怀旧视频,不由得把人带入幼时的记忆。许多年轻人以为农村六0七0后处于精神荒漠时代,那是对时代的误解!那时固然没有电子产品和网络,但农村少年自创或传承的那些不花钱的游戏,将永远留在那一代人的记忆里——笔者六五后,老家山东宁阳,本文将把儿时家乡的一些游戏和玩法呈现给大家,如果农村的六0七0看到这篇文章,欢迎补充和点评。

1,挤加油(又叫挤压油)

这是北方农村冬夜的一种体力对抗游戏。那时北方的冬天非常冷,很多家庭烧不起煤炉取暖,于是孩子们便聚集在一起,找一堵磨了石灰皮光滑的墙,大家背依墙面,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对抗,用力挤压对方,被挤出来的就在一边观战,直到把其中一方人挤得无法抗衡,才算分出胜负,游戏便告结束。玩完游戏大家身上也就暖和了,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2,打瓦

打瓦游戏都在白天进行,四个人以上就可以玩。将人数分为两组,在地上画两条相距十几米到二十米的线,一条线上立几块(一组几人就立几块)比较薄的板状的石块或砖头,一组的人就在另一条线上向石块或砖头投掷比较小的石块,另一组的人负责监督不得过线,将立起的石块或砖头击倒方为胜出。

3,推铁环:

用一根1米左右的细(6毫米以下)钢筋或冷拔丝握一个长柄U形钩子,圆形铁环有的是专门用钢筋形做的,有的是利用旧桶箍,两个人比赛谁推得快推得远。

4,跳房(又叫跳行hang)

在地上用白石灰或者用镢头画出不同几何(半圆、正方、长方、三角等)组合图形,根据不同标志,有的地方可以两脚落地,有的地方只能单脚落地,或者按照不同规则跳过图形,或者一边跳一边用脚踢一块小石片,不能踩线,跳出终点为胜出,如果踩了线叫作“坏了”,让给对方来跳。

5,骑马(又叫骑驴):

以剪子石头布(又叫剪子包袱锤)的形式定出先后顺序,胜出者让几个小伙伴弯下腰当马,用手按住“马”的腰部,两腿张开从他们身上跨过,如果不能全部跳完,在谁身上过不去,也叫作“坏了”,自己便弯腰当马,由“坏了”的那匹“马”继续跳。

6,摔泥巴碗:

用一块硬泥巴捏成碗状,碗口向下用力往地上一摔,一声脆响,泥巴碗底部被空气顶出一个破洞,摔得声音响亮、破洞大者胜出。

7,东西南北(又叫官打拿贼):

四个人玩的一种游戏,其中一人用四个指头捏住图中的纸叠的道具,里面分别写着“官(县官)”“打(衙役)”“拿(衙役)”“贼(强盗)”四种名称,四个人根据拿道具的人指头张合选择角色,“贼”跑,“打”和“拿”去追,捉住后交给“官”处理。

7,撒子儿:

这是两个以上女孩儿玩的一种游戏,用一只手把五颗磨得比较得圆滑、直径2厘米左右的石头子儿或大小相近的鹅卵石(几乎是每个女孩儿的必备),忽上忽下忽多忽少在手心和手背上不停置换,一边念着口诀,似乎还要憋气——记得小时候姐姐和邻居家的荣花姑玩撒子儿,经常见她们憋得脸通红。

8,用芋头(地瓜俗称)叶子梗做手链:

这也是女孩儿们专属,忘了怎么玩,反正见过她们玩的不亦乐乎。

9,用莠草(狗尾草)编织小动物:

那时的莠草有两种,一种是和谷子差不多高,穗又大又粗,一棵莠草就结一颗穗子,一种是现在常见的很细一棵莠草结很多穗的那种,用这两种莠草穗儿编成小兔小猪小鸡等各种毛茸茸的小动物,很是好玩。

10,吹红豆豆:

用一根麦秸杆儿,一端劈成菊花状,放上一粒图中植物(一种浆果,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熟透了可以吃)的果实,用嘴含住麦秸杆另一端用力吹,使豆豆悬浮起来,悬浮时间长者胜出。

11,锦(雉)鸡翎扛大刀(被一个济宁的歌手改编为“机器灵砍菜刀”):

这是一种体力和技巧对抗赛,双方各有五六人至十几人不等,相距十米左右排成两队,紧紧牵手。一队中选出一人奋力冲向对方薄弱环节,一边一边喊“锦鸡翎扛大刀,您里(的)人马既俺挑”——如果将对方冲开,则带着被冲开的两人回归本队,如果冲不开,自己也要留在对方阵营,最后视人数多寡分胜负。

(慧哥以为:锦鸡或雉鸡翎,是戏台上古代武将插在帽子或肩上的一种饰品,武将才配扛大刀,游戏者以武将自居,而机器灵一说则不知所云。)

12,焖芋头:

这多是十岁以上的男孩子才能干的事情。在野外偷几块生产队的地瓜(方言“芋头”),放进挖好的土坑,在土坑上用干坷垃支起一个炉子,填进干柴把坷拉烧热甚至烧红,再把炉子砸进坑里,过几个小时重新聚在这里把焖熟的地瓜分而食之,那滋味儿比现在卖的烤地瓜还要好吃——然后抹着发黑的嘴角乐颠颠儿地各自回家。

13,掏腿骑自行车:

那时候自行车还不是很普及,除了生产队有两辆队长们常用的公车(都是重载型大金鹿牌的),一个村里也不超过十辆自行车,堪比现在的豪车。如果有一家孩子骑出来,和他比较好的小伙伴总要巴结着学车,个子矮的腿上不去大梁,就把右腿从大梁下面伸到另一侧脚凳子上骑,叫做“掏腿儿”——趔着身子摇摇晃晃,遇到人离得就喊“躲开,别碰着”!还自以为挺美。

14,坐自行车走亲戚:

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大多数家庭都有了自行车——大人走亲访友(当然是比较近的亲戚,比如孩子姥姥或姑家)时,往往驮着两三个孩子一块去——让孩子也跟着去吃顿“好饭”。

15,煤油灯下写作业:

那时农村用电还没有普及(直到1979年当地农村才全面通电),煤油灯就成了学生晚上写作业的必备神器——有的学生用柴油灯(易生黑烟结灯花),但柴油(8分钱1斤)比煤油(3毛4分钱1斤)便宜很多,晚自习结束,不光学生,连老师鼻子里都被重黑(老师全程陪学生晚自习)。

家庭条件好些的用玻璃罩煤油灯,大多数都是向卫生所赤脚医生讨一个盛药的褐色玻璃瓶,灌上煤油(或柴油),剪一个大于瓶口的圆形薄铁片儿,中间开孔,再用薄铁片卷成圆柱形插入孔中,圆柱里面放一根用草纸搓成的灯芯,插入油瓶,便是一盏简易的煤油灯。

16,3分钱一块的冰糕:

夏天经常有人(当时卖冰糕也是一种临时职业,一块冰糕挣1分钱,一天能挣2块多钱,很多冰糕商贩后来都成了大老板)用自行车驮冰糕箱子在村里吆喝:“冰糕雪糕,拔凉发烧——”,冰糕3分钱一块,雪糕5分钱一块,后来的麻酱雪糕1毛钱一块,或者用一个啤酒瓶子换3块冰糕,想来挺有意思。

17,走街穿巷打酱油:

这个场景现在不敢想象——那时有个体户造酱油醋的,经常用地排车拉着几个盛酱油醋的塑料桶沿街叫卖,1毛钱或8分钱一斤,农户则用瓶子或碗去买(方言叫“打酱油”),有些不实在的商贩如果看到卖得快,就会在浇地的水井上往桶里掺水(我亲自见到过)。

18,化肥袋子当雨衣:

伞和雨衣是大多数农户家里的奢侈品,孩子上学遇到下雨天,多数都是头上顶个化肥袋子或披一块塑料布(又叫油纸)遮风挡雨,教室后面的空地上都是写着碳酸氢铵和尿素的袋子,为防拿错,老师用毛笔写上学生的名字。

19,在生产队场院里藏“老猫吼”(捉迷藏)

几个小伙伴按照剪子包袱锤定出顺序,排序在前的小伙伴隐藏在场院的犄角旮旯,排序最后分别寻找,被找到的那个再充当寻找的角色。

19,最后一个,让你猜猜这是在干什么吗?

在那个清贫的年代,那些清苦的日子里,这些游戏和趣事,让我们的童年和乡村的大街小巷充满了欢声笑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