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共读第一天
第三期亲子共读营的第一本书就是《孩子.挑战》,这本书其实就是《正面管教》一样的内容,但是,这本书的案例更丰富,语言更通俗易懂,更容易理解。
第一章,现代父母的两难处境
“成熟”指的是心智得到完全成长,潜力得到充分发展。
孩子往往比我们有能力,很多时候,孩子的聪明才智生活我们。
刚好今晚大李老师讲到的⇒孩子天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独裁的阶级社会”到“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的改变,早已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认可和肯定,教育学家们也由衷的希望社会环境更加民主。
很多人认为:民主就是为所欲为。这是放纵,不是民主。民主中也包含自由,自由中也包含责任。
当今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家长给予孩子无限自由,结果孩子成了小霸王,父母成了孩子的仆人,孩子享受所有的自由和权利,而家长的承担所有的责任和义务,这根本不是民主,父母这样做就会承担给孩子过分自由的可怕后果:他们要替孩子掩饰,替孩子承担惩罚,容忍孩子无礼,对孩子的要求不断妥协,丧失了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
对孩子来说,虽然不明白原因是什么,但能感受到生活没有限制,没有任何约束,没有规则引导,他们更加为所欲为,不去了解学习适应集体的社会生活的限制和规则。
清晰和明确的界限能给人安全感,让人清楚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职责,否则孩子将感到无所适从,即使孩子不断努力,想要找寻自我,找到自己的价值,但却没有方向。
这也就是有规矩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自由。
第二章 了解孩子
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必须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否则我们几乎难以改变他们的行为。
孩子的行为背后,那一定有他的动机,那如果我们不清楚孩子的这个动机的话,那可能就很难去处理孩子的问题。
孩子对归属感有强烈的需求
孩子最强烈的心理动机就是希望有归属感,孩子是否有安全感,基于他有没有归属感,这是他的基本需求。
孩子的行为源自内在动机,他从一次次的尝试和错误中学习,他会不断重复那些让他感受到自身价值和归属感的行为而放弃,让他感到不住关注和孤独的行为。
比如,我在小的时候,我的母亲特别强势,总是挑剔、指责,我感受到不舒服。特别是做家务方面,他不会好好去教你,而是总是感觉看看就会了,你不仅会,你还得会做好,对孩子来说,太难了。。。
所以,每一次他让我做的时候,我都拒绝,不我会明确拒绝他,但是,我就是不干,我不干,他也说不了什么,因为我还有姐姐,他就让我姐姐干,那我姐姐就去干。
那这件事情我不干活背后的动机就是我们不想干了活,还会被骂。
外部环境中,有三个因素会影响孩子性格特质的发展
①家庭氛围
孩子通过与父母亲的关系,体验整个社会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如果父母之间为何相处彼此友善齐心协力,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和孩子之间嗯也容易发展出这样的关系,合作就会成为这个家庭的行为规范,如果父母之间相互敌对相互控制,孩子之间就容易发展出同样的情况。如果爸爸在家里权威且强硬,妈妈顺从宽容,那么男性主义就可能成为这个家庭的准则,尤其对男孩而言,然而在当今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也有可能出现女孩子遵循男性主义中的男性行为准则,父母的关系是孩子在发展自己个人价值观时的重要指标和方向。
家庭氛围真的太重要了,我们都是从孩子走过来的,我的家庭氛围几乎就是充满了指责、抱怨,感受不到温暖,因为你不知道那句话会惹毛妈妈。导致我的肾上腺素很高,很容易炸毛,以为别人攻击我。
以前老公会感觉我不可理喻,前段时间,我发给他看这个,告诉他为什么会这样。虽然他还是没有承认。但是,我们再次聊起来的时候,他会说“你不会把肾割掉”。
因为他只记得那个“肾”,记不住肾上腺素。哈哈。。。
②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
我们家比较特殊,姊妹5个,那个年代重男轻女,所以,我们家姊妹比较多。姐姐是家里的老大,比我大8岁,后来,二姐在我2岁左右的时候,从姥姥家回来了,这个时候,姐姐的“家庭星座”就不断发生变化,怎么有了一个小妹妹,又突然冒出来这么大个妹妹。
而他在这个家庭中能够被关注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听话、懂事,做我们的榜样。(很多家庭的老大被赋予了很多的责任)
我记得我在生了二胎后,姐姐在医院特别抵触,那会姥姥总是说“你是姐姐,你要听话。”但是,他根本就理解不了。
后来,回来了,在妹妹一岁前,他经常说“把妹妹送走”之类的话。因为我自己带他们俩,真的是分身乏术。最重要的是不懂,我根本不知道姐姐背后的真正需求是求关注、求爱。他不会表达出这样的话来,而我自己本身也不懂。
现在想来,好惭愧,没有经过她的同意做了妈妈,自以为是的以为是好妈妈,甚至在孩子不听话额时候揍她,我不敢跟别人说,因为我怕别人说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好在我通过学习,真的改变了。
如果父母常用两个孩子做对比,误以为这个方法可以刺激孩子们更加努力,实际上会更糟糕,孩子们会背道而驰,他们会很气馁的将这个对比的领域割让给较成功的一方。自己选择相反的方向,老大在某个方面成功,老二就会把这个领域社会被占领,去转而发展完全相反的方面。
关于对比这方面,真的太多太多了,不光是亲的兄弟姐妹之间,还有各种邻居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你怎么怎么不行。真的是崩溃呀。
③训练孩子
可以参考后面的文章内容
育儿路上,抱团取暖,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