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记实(2)
在辽宁省抚顺市宁远街的西侧,有一片灰砖砌筑、纵横相连的单层建筑群,这就是门牌为“宁远街43号”的“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1950年7月到1975年3月,这里曾关押了近千名日伪战犯和日本侵华战犯,在受到教育改造后,他们都真诚地认罪、悔罪、受到党和国家的特赦、成为新人并走向社会。此后这里虽然人去屋空,但管理所的建筑大部分仍保留着当年的格局和状态。1986年,根据国内外友好人士和社会团体的请求,经国务院批准,撫順戰犯管理所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11月,又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撫順戰犯管理所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后,利用原有建筑,开辟了二个专题展馆,即《改造末代皇帝专题展》和《改造日本战犯陈列馆》。其它部分辟为“战犯生活区、监室和劳动场所”展览区。
由于内容较多,本博客将分为五部分进行介绍。
1、《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记实》(1)(2) 2、《溥仪监室》
3、《日本战犯监狱》 4、《改造日本战犯陈列馆》
5、《改造末代皇帝专题展》(1)、(2)
本文为《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记实》(2)
下图、理发室
下图、理发室内的设施
下图、理发室设在通道转角处,这是从另一面拍摄的理发椅。
下图、这是理发室旁边的更衣室和浴池。
下图、远拍“露天舞台”(图中白色建筑)
下图、牢房外景
下图、俱乐部
下图、俱乐部简介
下图、放映室
下图、俱乐部内景
下图、从俱乐部出来,前行右转就是医务室、病房、护理室。
下图、远拍北侧的露天舞台
下图、医务室入口
下图、溥仪诊室
下图、溥仪给患病的战犯测量血压的蜡像,桌子前面的圆形物即溥仪捣药的工具。
下图、拉近镜头拍摄身穿白大褂的溥仪和病人蜡像。
下图、药房
下图、医生诊室
下图、注射室
下图、医生诊室
下图、化验室
下图、住院病房
下图、日本战犯武部六藏病床
下图、武部六藏病床简介
下图、前左:张景惠病床前中:溥仪病床(1953年3月23日-4月9日)
下图、伪满战犯张景惠简介
下图、病房外的景色
下图、战专供犯伙食的厨房
下图、厨房
下图、从厨房沿走廊东行右转,是《改造溥仪专题展》展厅,本博客另有专文介绍。
下图、在通道处向北拍摄日本“中归联”(全称: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会员于1988年集资建成的“向抗日殉难烈士谢罪碑”。
下图、“二所”入口
下图、“二所”中的通道,中间是“观众止步”标志牌。
下图、通道右侧的“独居室”
下图、通道左侧的“独居室”
下图、日本“中归联”(全称: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会员于1988年集资建成的“向抗日殉难烈士谢罪碑”。
下图、“向抗日殉难烈士谢罪碑”说明牌。
下图、碑阳(东面)
下图、碑阴,上部镌刻的文字为日文,下部为中文。
下图、碑阴镌刻的中文部分
下图、日文部分
下图、远拍“瞭望楼”,一群白鸽即将降落在楼顶。
下图、回望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主入口
下图、这是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所在的“宁远街”,远处是抚顺“高尔山公园”
下图、远拍高尔山和山顶的辽代古塔。关于“高尔山”,本博客另有专文介绍。
未完、请看续集:
《溥仪监室》
《日本战犯监狱》
《改造日本战犯陈列馆》
《改造末代皇帝专题展》(1)、(2)
原题 (原创)“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记实(2) 2017-06-08 08:23:50 发表
2018.12.30 阅读(171)| 评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