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今时

2018-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炻
往日——今时

这一个月,诊所装修。

每天奔波在诊所、家庭、各种机构之间,才知道离开体制后,个人力量如此单薄。

也许是最初的热情还没有消耗殆尽,仍不后悔,因为知道自己为什么选择回归中医。

每天自律要求,抽出时间,坚持看专业书,想把恍恍荡荡浪费的时间追回来。

然而,每每翻书,多看一点,就多一份紧迫感,原来有太多东西都不知道。而又有人信任你,愿意到你这看病,需要你为他们解决问题。

《内科医生》恰好改到第二十四章,是一位刚过中年还有个年少女儿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我还能清楚记得,当我查清楚病因,转妇科做手术前,在病房走廊里,家属面对我流露出无能为力的绝望,还要忍着泪水说声谢谢。而我除了宽慰他,别无他法的时候,那种挫败感吃空了自己。疾病永远不会等我们。

我们哪里是跟死神赛跑,我们是跟疾病赛跑,死神只是站在终点微笑地等着我们,生命在他的面前——不堪一击。

昨天下午几个老病人给我打电话,很遗憾告诉他们我已经离开医院了。如果要住院,可以帮他们联系以前同事,以后,我也就做不了什么了。其中就有在小说《内科医生》里,写到的兄弟俩。

时间真快,小说写完,答应给哥哥看修改好的二版,但他在我拖拖拉拉的修改中已经离世了,曾经的奇迹,轰然倒塌——自从他做完一场手术后,不到半年时间身体急转直下。

手术没错,错的是疾病

哥哥最后一次住院,是在我的手里。依然保持坚强、乐观、健谈……写到这,忍不住流泪。我们曾某一个上午,畅谈很多,会批判一些现象,也讨论育儿经验,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毫无禁忌,直到我看到他疲倦,才不得不离开。在病房门口,他爱人告诉我,很久他都没有说这么多说了。可我和她都知道,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了。

不知道为什么,总不容易忘了的那些没有治好的病人。

还有一位阿姨,离我家很近,从大便潜血阳性,到明确诊断肿瘤,进一步手术、化疗,以及随后复查,我都做了跟踪观察,年初阿姨家里发生几件大事,中断联系,再后来门诊复查肠镜,包括手术吻合部位没有什么问题,谁知,几个月后,社区体检已经肝转移。

那之后,我已经很久没有在看到她带着小狗散步了。

这是第多少例肿瘤按照规范治疗后,仍全身肿瘤转移的病人了,我不知道。每每遇到这种病人,都在疑问,难道面对这种疾病,我们真的没用办法吗?

当我回过头去看自己写过的这些熟悉的病人,才觉得文笔粗陋,要知道现实远比小说更真实、震动。

我以前,按部就班当着医生,在写完《内科医生》以后,我才发现,原来太多无能为力的病人,一直无法忘记,一直很内疚。

清代名医吴鞠通有一句名言“进与病谋退与心谋”,是说看病时一门心思治病,回家了还要反复揣摩治疗方法 。

而我能做到吗?

当很多人都在讨论中西医谁科学的时候,我却觉得不同的疾病谁更擅长更有意义。科学并不是前提,因为很多时候,科学本身都需要时间印证。更应该是有疗效后,寻找科学依据,医学才能走的更远。

任何一种医学,都不会是糊里糊涂,也不会是故作神秘。它都应该是严谨、求实,对生命敬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