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
我一直想开一家书店,这种念头打小就有。大概从高中时我渐渐意识到自己喜欢看书,当然大多是与学习无关的闲书。
小学时,我家跟无数普通家庭一样穷的叮当响,可是妈妈总舍得给我们兄妹买《少年博览》,就是那种彩色页的,A4纸那么大,很好看。而且妈妈订的是年刊,可以说那个年代几乎没有同学家里父母定杂志给孩子看,唯独我妈妈。当然很多小伙伴都会借我们的看,时至如今,念及过去,还有同学如数家珍的道出过去借书的点滴。
中学时,我们看《中学生必读》,就是那种很小的一本,里面有文章,热门小故事等。说是能提高写作,我看了一本又一本然未果。但是,看书的心情还是蛮喜悦的。
高中时,《青年文摘》、《读者》、《意林》等大都我都看过,但后宫杂志三千,我却独宠《青年文摘》一本。几乎每期都买,一本四块钱,我喜欢从学校门口报亭买到就立即兴奋的走马路上也低头赶紧看内容的感觉。
每逢周末,外婆带我去市区玩,我总会去看看新华书店。因为书店对外开放,场所足够大,有板凳休息的地方,重点里面有太多的书。边看书边休息的感觉美极了,还不花钱。我见证了新华书店从仅有两层楼书架地面破旧的旧址迁往占地五层楼,有电梯,专用休息处的高逼格新址。我看的书也从《探索世界未解之谜》到《活着》之类的书籍。
现在回忆起来,看的书大都忘了,或者仅就有大概印象。但是有一点从未变过:我喜欢书,喜欢看书的感觉。
记得有本小说《天使街23号》,后有看过《查令街十字84号》,总觉得这个名字很美,如果有一天我开书店,可能会借用其名吧。但比名字更美的,是这家书店背后的故事。
最近重读这本淡忘故事内容,却将书名铭记于心的《查令十字街84号》。
海莲是一位美国穷困潦倒的女作家,弗兰克正是英国查令十字街84号旧书店老板。一个一穷二白的女作家寻找写作灵感毫无疑问需要大量的阅读书籍积累素材,而对于囊中羞涩的她,向弗兰克开的这家储藏品类很多的古书旧书店购买想要的书目无疑是省钱高效的好方法。正因如此,海莲与弗兰克结下二十多年通过书信购书往来的不解之缘。
海莲与弗兰克开始通信,起初仅是客户与老板之间的关系。海莲出书目与钱,弗兰克提供书。每一封信显得格外朴实又极具礼貌,觉得正应当如此,无奇特之处。渐渐海莲信中也难免透露出当她收到自己想要的书时兴奋激动之情,收到质地不合心意的书的气愤不满。她就是如此可爱,毫不保留的流露笔尖,全然不顾对方有无被惊到。但也正是这份坦诚,让彼此供需的交流通畅。
渐渐的,海莲向书店写的信中无意识的提及她的生活。她的邻居,她的房东,她那破败不堪的租屋等等。她每次发的书目都是我没看过的,涉猎很广泛,对作者的文字有自己的见解,对外国作品的翻译者也有严苛的要求。她对自己的要求及热爱可见一斑,她的物质生活是匮乏贫瘠的,她的精神生活是光亮的,饱满的。
弗兰克总是能及时认真的为海莲觅得她需要的书,如果没寻得,也会第一时间告知,并继续为之留意。面对海莲偶尔因书不满意而发的小脾气,弗兰克总会先致歉并及时弥补。我相信海莲也不是真心与弗兰克置气,而是有爱书癖。得到好书海莲自会流露出得到一颗糖的孩子气。
海莲总是求购一本又一本,弗兰克总是耐心回复每一封信。从书来源、作者、版本、价位,到她需要付多少剩多少,事无巨细,弗兰克总是如此认真负责。他开的是家书店,信中内容分分钟秒杀各种会计与文员。信内容十分简洁、充分,表达清晰明了,有时真觉得时常发邮件的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海莲信中慢慢提及弗兰克那边的生活,得知他那边生活并非十分富足,海莲便邮寄去火腿和鸡蛋。原本客人与老板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好像是跨国素未谋面的老朋友。你来我往,渐渐与弗兰克的店员均有书信来往,书信的内容同样的简洁、朴素,都是些生活琐碎,却不失生动有趣。
来往的书信中时常提及一件事:欢迎海莲来英国采访查令十字街84号,还有弗兰克的书店家人们。
一转眼,故事结尾:弗兰克逝世,海莲也没能踏上英国之旅,却与继续开着书店的老板有通信。真是新老板告知这一切,当我抬头看这封信的时期时,心里不禁为之一惊:从第一封信至今,二十年过去了!
这段跨国的友情持续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