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色 - 加国人物志

《润色 - 加国人物志》 第七十章 拉面

2023-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多伦多肥羊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拉面是我的老乡,但是不是在老乡聚会上认识的。在加拿大的人际交往,感觉其实跟国内也差不多,一起读个书、一起上个班、一起聚个会、一起徒个步、一起聊个天。是的,你就在群里跟不认识的人聊天吧,就会碰到你的老乡,这也是有意思的事情吧。

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久了之后,是不是对于故乡的感情就会淡漠一些呢,我不知道,但是那种乡音是从小就镌刻在你骨子里的吧。成长于同一片土地上,吃着同样的食物的那些人们啊,会不会见了就特别的亲切。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其实根本就不用回答,那是每个人血液中的亲密。

拉面的名字,在那个群里其实也不出众,一开始根本没注意过她,因为习惯聊天的人平时也就那么几个,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是在忙于生计吧。有一天我就发现拉面参与了我们的聊天,讲话不多,偶尔来一句两句,还满和谐的。再然后我就开始关注这个对我来说比较新的名字,我就发现她总是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讲话,就是每天下午的三点到五点之间,很长时间都没有变化过,也不知道为什么。

那天我应该是在群里吹嘘我自己做的刀削面,如何和面、用什么刀、以及做什么浇头,表现着一个山西人的骄傲。而那个时间,正好她在。当她看到我说自己是山西人的时候,她说她也是。

这个群绝对不是老乡群,只是一个大家为了娱乐的群,我也就是在这漫长的冬季随便发点乱七八糟的生活在群里,而目的也绝对不是想在其中发现几个老乡,只是分享罢了。但是,出现一个老乡,那我就赶紧加人家一个微信,以便以后可以继续联系吧。

见到拉面是在她家的店里,是的,她和老公在多伦多开了一家面馆,主打的就是各种面食,和一些简单的基本上不需要油烟的小菜。我就和她约好了时间,说是去她的店里吃面。她说下午三点到五点客人少,于是我就说那个时间段过去。

“再见伊面”坐落在FINCH和MIDLAND附近,我还真就没在那附近听过这个名字,根据导航倒也很方便的就找到那个广场,其实我对那里还是很熟悉的,附近又很多店我都光顾过。

“再见伊面”的门头是白底红字,很远就能看到,“面”字要更大一点,让人看一眼就能知道这是一家卖面的饭店。相比之下,英文的店名基本上就看不太到,我也确实就没怎么注意到。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那个街区附近的华人分布密集,各种饭店所针对的主要客户也都是华人,所以,你就看吧,门头基本上都是中文为主,而且是简体字为主。

在这种广场里的饭店结构基本差不多,一进门有个很小的防风隔间,再进一道门就是餐厅,三排桌子,靠近里面是吧台、厨房、厕所、仓库。我进门的时候,看到只有一桌人在吃饭,吧台里面没人,看到那两个吃饭的是穿着再见伊面的制服,我就问:“请问哪位是拉面?”“你是肥羊!?”

她对面坐着吃饭的就是她老公,也是山西人,朴实憨厚的样子,山西人也许都是这个样子,莫名的亲切。我特别的点了剔尖面来吃,因为我自己做不大来,而那一口却是我在国内的时候非常喜欢的。拉面的老公做的,平常他就是主厨,拉面在外面服务。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我把我的网名改成“刀削面”,自己也开一家小饭馆呢?

拉面老公的手艺真是不错,包括那两个小菜和浇头,当然还有著名的山西老陈醋。我吃了两个中碗,因为一个吃完了,才刚刚勾起馋虫。看着我吃的开心他们两个也很开心,就说要给我免费。我一想也就二十几块钱,也就没有硬给,毕竟乡情比这个更重要一些吧,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你知道我感觉最贴心的是什么吗?那几头白蒜。

吃了一肚子饱饭,聊了半天乡音,出了一头大汗,还不用付钱。那就是天堂。

看着五点过后店里开始上客人,我就说先走了,保持联系。第二次我去的时候,是带了一瓶红酒的,就问他们有没有休息日,他们门上有标注,每周三会休息一天,看来自己开店还是蛮辛苦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