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第八章自恋型人格
每个个体都有自恋,有常态的、病态的区分。用哪几方面判断是常态自恋?还是自恋型人格?还是自恋型障碍(需精神科医生诊断)?在某一个当下情境中,比如家中,猜一下自恋型人格个体如何评价自己?在单位呢?和朋友在一起呢?他们会受年龄不同影响吗?
自恋型人格,是指个体需要不断从外部获得认可来维持自尊的一种人格特征。
为什么自恋型人格需要不断从外部获得认可来维持自尊呢?
作者提出的解释,利用缺陷模型:自恋型人格的个体内心世界似乎若有所失。失去的是什么?和重要养育者情感的交流;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能力;感受爱的能力~~;区分是自己的需要还是取悦他人的能力;接纳自己不完美的能力;认识自我的能力;社交互惠;遵守规则等能力。这些失去的能力让自恋型人格个体内心的主要自我体验是浮夸感(个体对自身原始的爱(“婴儿”对自我的情感投注优先于对他人的关注))或者虚无感(自恋型防御是对自卑感的补偿),他体验不到自身的内在价值感,这需要不断从外界的肯定中来维系自己的自尊。每个虚荣而浮夸的自恋者心中都隐藏着害羞而怯懦的阴影,而任何抑郁且自责的自恋者心中都潜伏着自命不凡的幻象。
自恋型人格的自尊来源于他人的不断肯定。常态自恋的个体自尊来源于哪里?自尊=成功/抱负。
自恋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驱力:假设之一,自恋性格的个体,天生对内隐情感更加敏感,善于觉察他人尚未言表的情感、态度和期待。假设之二,科恩伯格认为典型的浮夸自恋型来访者可能内心具有一种强烈的攻击驱力,或者内心对攻击冲动引发的焦虑先天性的无法忍受而促发攻击行为。这些个体攻击驱力怎么表达?吹捧自己,贬低他人。
情感:主要情感羞愧和嫉妒。自恋者主观体验中充满了对遭受羞辱(其他个体有相同体验吗?)的羞愧感和恐惧感。羞愧是一种被当做坏人或被认为有过错的感受,来源于外界(担心自己不好的一面被他人发现,丢的是自己的人,不是我不好,是担心他人的评价,要面子)。羞愧和内疚感常常混淆,内疚,认为自己有罪或已然做了错事的感觉(通过严苛父母或超我的内化完成,有一双看不见的眼睛看着自己,评判着自己,是我不好,是内化的道德标准自己评价自己,我对不起他人)。内疚中潜藏着犯罪的冲动,羞愧则隐含无助、丑陋和懦弱。自恋型人格的嫉妒是他人优于自己某方面时的反应。他们用对他人的评头论足、竭力谴责、蔑视或嘲弄来防御。面对他人的优秀,为什么自恋型人格如此反应?可能是担心自己的不完美和缺陷被他人发现。可能会产生他好我不好的生存危机。
气质:我想到的,“我永远是对的,都是他人的错”。
自恋者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主要防御:
理想化:在他人身上投射自体体验到的完美(怎么理解)?
贬低:在他人身上投射自体体验到的一无是处(怎么理解?)
适应过程:用理想化和贬低呈现自己的优越感。
自恋人格的关系模式
外界事物是满足自恋人格“自恋的延伸”,利用一切外在事物满足自己的需要。自恋者要什么?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既使对方给予了满足了他的需要,他也可能感受不到。为什么一直在关系中外求呢?能力缺陷。怎么调整?激活自己感受爱或者表达感受的能力;也可以尝试觉察到自己在不断的外求,看到自己想要什么,说出自己的需要或者自己想要的可不可以自己满足自己。
1、评判他人、利用他人达成自己的目的、理想化防御、畏惧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
2、自恋者对自体客体(我对自恋型自体客体的理解是客体是自体的延伸,比如,自体感受到自我的优越感来自于自己毕业的大学院校,或者开的车,住的房子,挣的钱,孩子的优秀,他人的肯定。这些外部客体是自体的一部分。)极端依赖,自我价值重要,他人只是维持自己心理平衡、被利用的对象,他人被视作自恋的延伸。在家人朋友眼中,自恋者无休止地索取,却吝啬点滴的付出。
3、自恋心理起源于一种特定形式的关注甚至溺爱。这种关爱隐含的前提是,如果儿童能够配合自我中心的父母,便能如愿以偿。比如,家长让孩子在一群人面前表演节目。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一对夫妻为什么生孩子?
4、自恋者的教养环境与评头论足的家庭氛围相关(谁谁好,谁谁不好)。
5、父母对某个孩子产生的自恋需求,让孩子不能区分真挚感受和取悦他人之间的区别。
自恋者自体
吹捧他人约等于吹捧自己,贬低他人约等于贬低自己。激活自体体验,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人或事物,自己的优点缺点都是自己的一部分
1、自恋型个体的自体体验是二元世界“非此即彼”的状态:一面是模糊的虚伪,羞愧、嫉妒、虚妄及自卑;另一面是与之相反的感受体验,包括浮夸、自傲、防御性自立和虚荣。而“足够好”的整合性体验毫无立足之地。
2、自恋型个体其实能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自己心理上的脆弱。他们害怕丧失自尊和自我完整性(比如受到批评时,批评者批评的是个体的某项事情没有做好,自恋者认为批评的自己的一部分等同于自己全部被否定)。
3、自恋型一旦觉察他人的不信任或对现实的不适应,便会产生主动回避。
4、自恋型会竭力否认懊悔和感激的态度。懊悔相当于承认自己的缺陷,感激他人意味着表明自己的软弱。他们羞于向他人求助。
5、自恋者的主要自我体验是浮夸感或虚无感。
6、自恋者不会轻易感到内疚,也不会努力补偿自己的过失,他们尽量回避自己的失误,唯恐被人揪出辫子。
自恋型来访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来访者对治疗师的移情:对治疗师分神,厌烦或根本毫不理会,可能会产生贬低或理想化态度。治疗师被当做他们维持自尊的工具,而非独立的人。
治疗师的反移情:担心自己失误,怀疑自己的真诚、甚至自己的基本存在感。厌烦、激惹、困倦以及隐约的无力感。
自恋诊断的治疗应用
1、治疗目标:帮助自恋者接纳自己,放弃自我吹捧和贬低他人。
2、治疗师要保持耐心;面对自身身上的不完美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来访者造成伤害唯一的弥补方式是当面表达歉意,同时避免过度自我谴责;促使来访者觉察,并诚实对待自己的行为。
3、在面对自恋型来访者时,治疗师应尤为注意对自己的弱点展现不含偏见的现实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