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4:再识辛弃疾

2022-09-16  本文已影响0人  简_丹生活

读书写字应该是一体的。

翻开梁衡《把栏杆拍遍》一书才知道原来这本散文集是以第一篇文章的标题来命名的。

第一篇写的就是辛弃疾。

我了解辛弃疾是从《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开始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作里看到的是一个曾叱诧疆场却壮志未酬的沙场英雄。

现在通过阅读《把栏杆拍遍》才算靠近辛弃疾一点。

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二十二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你那你会记长,掌管印信。

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

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四十年,倒有近二十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二十多年间又有三十七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四十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

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 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

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司,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悟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总而言之,辛弃疾给我的感受是,他的旷世才华不能施,报国之志无人识,赤子之心敞诗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