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有所思(3)
2020-10-30 本文已影响0人
刘霞辉
2020/10/30,星期五
“替代父母关系”:一个理解教育的新视角,是杨东亚、吴义昌2006年发表在科学教育科期刊上的文章。从“替代父母关系”的提出,到教师成为‘替代父母’的条件、特征和意义进行了阐释。
一,教师成为‘替代父母’的条件。
1,要有教育爱(先决条件),这个爱是先于教育关系而产生,先有了教育爱,才形成了教育关系。教育爱产生于教师与学生相遇的一瞬间。2,教育希望。教育希望是一种面对孩子的方式的希望,是教师的一种生存方式。教育希望指的是那些给看我们对学生的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和耐心和信任。
2,教育责任。就是教师体验到学生的脆弱后作出的道德和道义上的反应,教育责任在教师身上表现为教育学的权威。
二,“替代父母关系”的特征
教育学意向性和双重意向性
三,替代父母关系的意义
1,强调教师的教育责任
2,凸显师生关系的本体价值。首先,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实际上也以一种个人的方式体现了他所教授的知识;其次,‘替代父母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