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们以为的爱#12
12.录取
眼看我金子般的青春将要在号子里度过,我做好准备,迎接命运的审判。
于风大概怕我无聊,给我寄来一本《苏菲的世界》和一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都是之前我们仨在“旧时光”小饭馆的时候,于风念给我们听过的小说。靠着那两本小说,我度过了号子里漫长难捱的三年。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我竟然也走马观花的啃完了几本大部头的小说。
人有时真是个奇怪的物种,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后来不知不觉就做到了。除了看书,就是冥想。从出生想到17岁,再从17岁倒着想回出生去。想得最多的,除了倪妮,竟然就是我爸。
每次想到我爸,我就像喝了醋一样胃里直泛酸。我爸也是真不容易,一个人白手起家,也算是吃了苦熬出来的。早些年,我爸给人送鱼,经常半夜里开车往宁夏、兰州跑,白天黑夜的跑,两三天一个来回。有一回我跟着押车,印象中那时候的我才上小学二年级,有一次跑长途,晚上下雨视线不好,在宁陕公路上,为了避让对面急吼吼冲出来的大卡车,我爸急打方向,不料车子侧翻到旁边的山沟里。我爸当场摔断了腰椎骨,到现在都有后遗症。不过我爸命大,也许真应了我奶奶那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自那以后的几年,我爸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直到做到包工头。
别看平时我老和我爸犯呛呛,其实我还是挺服我爸的。我想证明给我爸看我不是孬种,拿我奶奶的话说,我脑袋瓜机灵着呢,做什么成什么,什么都没做吧,就什么都没成。说实话,谁不想像于风那样,可我怕是永远也做不了于风,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就别自不量力了。
号子里的时间好像被有意拉长了,白天漫长,夜里比白天还要漫长。晚上熄了灯睡不着,我坐在窗前望着天空 钱币一样黄彤彤的月亮发呆。我不是有口琴吗,为了打发时间,我开始练习吹奏口琴。那首《为你写诗》,我还可以完成得更好些。
每天晚上熄灯后,号子里都会准时响起我的口琴声,这成了我单调生活里唯一的乐趣,好像黑暗里看不见光的信仰,一个有关精神的微弱的寄托。开始时,琴声断断续续,后来渐渐有了模样。再后来,有几个狱友跟我学习吹奏,我们组成乐队,甚至在监狱的联欢会上进行口琴表演。那是我从来没想过的。我这个几乎和音乐绝缘的人,竟然在号子里开启了自己的音乐人生。
有时候,我面向墙壁一坐就是整整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号子里有大把时间让我把自己从出生到17岁的人生翻来覆去咂摸个遍,一直想到脑袋发胀,然后昏昏沉沉的睡过去。
我出生在80年代,我小的时候虽然精神贫瘠,物质还是相对丰裕的。我爷爷祖上积德,靠做小买卖,家境还算殷实。我们全家住在前后两晋的房子里,家里前庭后院。我伯伯接爷爷班在棉纺厂上班。事实上,我有两个伯伯,还有个大伯据说很久以前,在我尚未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听奶奶说,大伯是抗美援朝的英雄,家里有好多奖章,全是大伯立功上级奖励的。我二伯人老实本分,我爷爷看出这点,老早就安排二伯接他的班。
我爷爷退休后,我二伯接我爷爷的班去了棉纺厂,每个月靠领死工资维持生计,吃不饱也饿不死。在那个年代,“铁饭碗”很吃香,但是我爷爷深知偌大的家业要想维持住,单靠他那点退休金和二伯的死工资是不行的。
我爷爷知道我爸脑子活,有闯劲,盘算着给我爸娶一房媳妇,早点成家立业做点营生,把陈家的家业撑起来。拿我爷爷的话说,我爸看着吊儿郎当,脑袋瓜是绝对够用的,就是任由自己的性子来,谁的账也不买。后来在终身大事问题上,我爸和我爷爷闹掰了,我爸喜欢的姑娘我爷爷坚决反对,我爷爷看上的我爸誓死不从。俩人因此别扭了好一阵。
最终,我爸妥协了,再次证明姜还是老的辣。我爸虽然面上从了我爷爷,实则暗地里较劲,我爸干脆吊儿郎当,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爱咋咋地。我爸成天游手好闲,嗜赌成性。后来有了我,我爸才有所收敛。
我上小学三年级那年,我爷爷中风去世了。我爸从此彻底收心,告别赌场,开始专心赚钱。我爸跟人合伙承包了几个鱼塘,卖了几年鱼,后来手上有了点钱,又贷款买了辆挖掘机,在工地上跑前跑后。到后来我上初中,我爸不满意给人打工,自己做起了包工头。
我爷爷没看错,我爸有胆识,有魄力。要说钱,这些年我爸也没少赚,可是架不住他那一帮弟兄,有难的时候向我爸伸手,哥长哥短的叫着,等到拿了钱就不了了之,有借无还不说,连个人影都找不到。也亏得我爸豪爽,他说大丈夫不拘小节,借得出去就收得回来。我奶奶常说我爸是散财童子,我爸嘿嘿一笑,也不在乎。
有天晚上,我梦见我爸抽着旱烟,头顶上金光闪闪,像一尊佛像似的端坐在炕头上,我吓了一跳,醒来一身冷汗,后背全湿透了。我坐在原地发呆。那时正值春末夏初,号子里深夜还有些微凉意,我披了件囚服,一个人在黑暗中坐到天亮。
那段时间,我心灰意冷,简直沮丧得要命。我可能是想我爸了,我想我爸要是没了我可咋办呢?不行,我得抖擞抖擞精神,在号子里好好的活下去。
我强迫自己习惯号子里无聊且规律的生活,每天接受教育、参加劳动,做手工。我一个毛头小子竟然学会了缝纫,能用缝纫机歪歪扭扭的绣花,还会下田种地瓜。我和其他人一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乏善可陈。
差不多八月中旬,于风带来好消息,他如愿被北大录取。那天是个正午,天气燥热,我把头靠在墙上,像往常一样望着窗外发呆。知了没完没了的歌唱,山墙上的爬山虎被夏季的雨水冲洗得绿汪汪,朝向四面八方蔓延生长,像一个人无限可能的青春期。忽然,门开了,我被传唤有人探视。我在管教的带领下来到探视室。是于风和倪妮。那是倪妮出院后第一次来看我。倪妮看上去比以前更消瘦了,脸色略有些苍白。
倪妮对我进号子一事颇感意外,她是后来才知道“鸡窝头”的事。我一直没有告诉倪妮事情的真相,因为我不想破坏于风在倪妮心中的形象。然而我很快发现一个问题,我保全了于风的形象,却彻底破坏了自己在倪妮心中的形象。在倪妮眼中,我差不多就是一打起架来不要命的混混。那是后话。
那天,当于风把印有“北京大学”四个大字的录取通知书拿给我看时,我激动得没说出话,简直比自己考中了还高兴。
“哥们,行啊!那话怎么说?什么生什么辉的?”我一时大脑短路。
“蓬荜生辉!”倪妮在旁边补充道。
“蓬荜生辉!简直就是蓬荜生辉啊!”我手舞足蹈,都快忘了自己身在号子,还戴着手铐。
“行了行了,瞧把你给乐的。”于风把通知书折起来装口袋。
“那可是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啊!那含金量!杠杠的。”我啧啧赞叹:“以后咱也能见人就骄傲的说,我有一哥们在北大!”
“不就北大吗?我哥们还北大荒呢!”于风打趣,我们俩笑成一团。
那天的倪妮一直少有说话,看上去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当着于风的面,我也不好多问。可能是于风要离开家乡去北京上大学,所以倪妮心情比较低落吧?这似乎成为我能想到的唯一比较合乎情理,同时也是我能够接受的倪妮不开心的理由。
直到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我在惊讶之余,彻底刷新对于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