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之光产品大学

重塑打车类产品原型--透过产品设计看逻辑

2015-06-29  本文已影响204人  YanqingPM

苦恋几多次悉心栽种全力灌注/所得竟不如/别个后辈收成时/这一次/你真的很介意

--陈奕迅《葡萄成熟时》

很久没有更新了,这款打车类app产品流程是两周前做出来的,今天想总结一下思路。

我做产品的理念是:用户需求大于产品逻辑大于产品设计。在做产品的初期,因为界面是最外在的展现,所以我们都是用是否好看作为标准,等到积累一些经验后,发现没有丑死的产品(说这句话的前提是审美要达到75分以上,自己产品设计要达到70分以上,否则并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产品被淘汰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用户需求是yy出来的,或者产品逻辑是有问题的。用户需求就是何人何时在何地通过某一介质解决何种问题,很多应用都在解决一个用户需求,但是设计出的产品却千差万别,原因就是产品逻辑不同。我想通过本文的打车类产品设计,聊聊我的产品逻辑。

场景:xx用户在xx时间,想坐xx车型,从xx起点到xx终点,

需求:1、想快速到达目的地,2、想拥有更好的坐车体验

用户选择一款打车app在于:1、快速(产品易用、打到车快),2、差异化服务(多种车型、用车过程服务更好),3、价格(定价公式合理、优惠券)。

1、用车页

底部Tab形式

1-1、摒弃了主页地图的展现形式,地图的优势在于更直观的看到我的附近有多少辆车,增加用户信任感,这在前期培养用户阶段很有必要,现在app叫车非常普及,过了教育用户的阶段,现阶段的用户不在乎地图上有多少量车,用户需要找到他满意的一辆车就够了。

1-2、用户的需求主场景是用车,所以我将用车放在1Tab,发现页包含运营活动、帮助、用车周边(饭店、酒店券等),3Tab包含个人信息、产品设置、我的订单、收藏地点,用户看Tab名称基本上就知道要找的内容在哪。

1-3、马上用车和预约用车的唯一区别是时间不同,这两个场景是人为区分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只需要主动更改用车时间即可。

1-4、用户在打车过程中,用户、时间、起点、终点、车型是整个打车过程的组成点,所以应该在用车页全部显示,并且允许用户修改。

1-5、因为时间是用户是否选择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选择车型时在预计价格上增加了车辆预计到起点达时间。

2、租车页

租车的使用频率较低,所以入口较深,将租车分为日租和半日租。

3、输入地址页

我设计的输入起终点页上方是输入框,中间是常用位置:家、公司、收藏地点,机场和火车站使用频率不高,但提高了产品易用性,所以放在第二排,下面的位置为用户当前的位置和之前输入的历史记录,倒叙排列。

4、选择结束后,客户端开始向服务端发送叫车请求,整个流程结束。

5、最后,我还要说一点,易到用车在叫车的最后一步增加了选择车主的功能,算是和其他叫车类产品的一个差异点,我想分析一下。

易到选择车辆页截图

用户选择车辆要看三点:

1、坐车体验(汽车档次、车主个人素质),

2、车辆到达时间,

3、价格,用户对坐车体验要求越高,对到达时间和价格的要求也会相应降低。

用户选择专车说明对坐车体验的要求较高,所以用户需求不单单是快,还要有差异化,易到选择车辆是一个正确的出发点,但是体验起来并没有站在用户的角度出发,因为车主列表包含了

1、车主头像,

2、好评度,

3、车辆分类(舒适、共享、经济等),

4、汽车品牌和车型(大众迈腾、本田雅阁),

5、距离和预计到达时间(当用户位置和起点不一致时,应该为距离起点的公里数),

6、价格,

条件1、2、5、6用户可以快速判断,但是什么是舒适、共享、经济,用户需要学习成本,大众迈腾和本田雅阁哪个好?用户也不一定知道,所以感觉这个功能没有真正站在用户角度去考虑,感觉比较鸡肋。我的想法是在“马上用车”下,让计算机去做选择,在“预约用车”下,用户有足够的时间去自己做判断,可以让用户主动选择车辆。

《简约至上》里说:让用户感觉简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先搞清楚把什么工作交给计算机,把什么工作留给用户。我们常常弄反了这件事情,以至于大部分的产品功能不仅没有给用户带来价值,还增加了用户使用负担。

(完)

日后/尽量别教今天的泪白流/留低击伤你的石头/从错误里吸收/也许丰收月份尚未到你也得接受

--陈奕迅《葡萄成熟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