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文吧哲思简友广场

我独处了三天,去感受“抑郁”

2020-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亭雅

封闭式的三天,我一个人独处的三天。

没出过门口,没接触过人,没过说话,三天的吃喝拉撒睡都窝在这个租房里,手机记录的步数最多也36步。

当然还是有手机电脑做伴的,可惜对游戏不沉迷,对追剧也不爱。短视频也刷腻,最迷电影也剧荒了,真的是到了一种拿着手机不懂干什么,打开电脑不懂干什么的穷途末路的感觉。

这三天我一个人做了什么?

第一天。看了一个上午的书,马云爸爸的哲学语录,中午吃了个饭,睡了一觉醒来晚上了,瞄了几眼书,实在看不下去了,打开电脑看某大赛竞技节目。

第二天。一觉醒来已经快中午,刷了一个多钟手机却感无聊煮了个饭吃,期间朋友邀请玩游戏便开起黑,没一会豆没了,也结束了。想着看看外面的世界,便打开电脑追了几期新闻节目,又困睡过去了。醒来有点想法搓晚饭便敲键盘写了篇文章到了凌晨两天。

第三天。起床确实无聊瘆得慌,还是去找了电影过瘾了。中午随意啪啦两碗面,没劲打开电脑又看了大半天竞技节目知道晚上十点多。

这三天就没了。没有任何贡献,没有任何输出,没有任何价值,我的人生时间又少了三天。

本来打算在这三天让自己冷静一下,做一些平时想做的事,看看书,出去走走,结果又是给了这些电子网络。

这三天本来想让自己思考下人生,理一理过去的事,顺一顺未来的方向,可脑子还是偷懒空白。

这三天,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感受无聊吧。无聊到我想起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他们会得抑郁?抑郁到底是什么的一种心境,一种境地?为什么会有抑郁这种东西?这种东西为什么会拒绝交流?

是不是有点神乎了?

当一个人与外界没有任何交流或互动,同时自身又没有可寄托或者抒发的东西或途径时,人是怎么样的?

古代是存在交通、沟通各种限制,但人与人之间还有模仿,可以通过模仿输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交换想法来表达自己获知外界,从而在适应这个环境找到自己的一个乐趣或者寄托,如此循环通过对世界认同感找到自己价值,从而在价值的追逐下去生存。

那么一个抑郁症患者是怎么一个心态?

拒绝与外界沟通?拒绝表达自己?在一个没有输出和输入的自我封闭的精神世界里生存?

这种封闭性和个人思想的局限性怎么可能足够支撑一个人的一辈子时间?每日每夜在自我意识里边翱翔挣扎?对产生的想法得不到输出或者消化,任随其随意翱翔,但一个人的脑消化量又如此小?一个人在大量时间里只有自己产生的想法在自我碰撞挣扎。如此这样,一个抑郁症患者才会受不了吧。

三天,足够一个没有任何外界交流与互动的人难受了。“人”字为什么是一笔一划中间还有一个交集,这就从文化创造的开始就告诉我们:人的本身就是一个交集,人的本质就是交集,脱离了交集的本体,“人”就很难轮上人。

所以,抑郁不可怕。可怕的是脱离,可怕的是我们容易忽略了这一类人的存在与交流的需求,而影响至生。

这三天没了,我有点可惜,感叹岁月无情,更感叹生命不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