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民

要做一粒好的种子

2017-04-05  本文已影响60人  幸福滋养生态艺术

袁隆平 - 语录

“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个是基本前提。如果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没有感情,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有了感情,才会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献一份爱心,这样你才会有欣慰感。”——袁隆平

要做一粒的种子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于北平,祖籍江西德安,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1981年6月6日,袁隆平获第一个特等发明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 人物简介

世界科学院院士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中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截止2009年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中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7年4月29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出席了有世界数百名顶级科学家参加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

袁隆平 - 大事年表

1930年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北平。祖籍江西省德安县。

1953年8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

1964年2月22日,与农技干部邓哲结婚。

1966年2月28日,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开启了水稻雄性不育的研究。

1970年11月23日,在袁隆平关于“把杂交育种材料亲缘关系尽量拉大,用一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构想指导下,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岛南红农场找到“野败”,为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

1981年6月6日,袁隆平的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1984年6月15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袁隆平任中心主任。同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87年,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成,使袁隆平两系法的设想变为现实。

1988年,当选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1995年12月16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袁隆平任主任。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院士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颁授奖励证书和奖金。

2004年年底,袁隆平获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十大人物之一。

2006年4月25日,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1年1月13日,湖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三届一次理事会议在长沙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再次当选为联谊会会长。

袁隆平 - 家庭成员

袁隆平祖父曾任海南文昌县县长,父母为知识分子,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中文系,母亲华静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夫人邓哲。

袁隆平 - 科研历程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

在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是中国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不仅详尽叙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并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种类型。

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为了早日攻关成功,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由于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需要,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在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中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

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

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中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目前,国家“863”计划已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

1998年8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向时任总理朱镕基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朱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当即划拨1000万元予以支持。袁隆平为此深受鼓舞。在海南三亚农场基地,袁隆平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日夜奋战,攻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难关。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亩产达到800公斤,并在西南农业大学等地引种成功。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1999年以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

袁隆平久居长沙,其研究工作仍在继续。最近(2009年7月),在会见有关学者时,他对使用计算机数值算法计算最优化水稻的株型空间分布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袁隆平 - 主要成就

袁隆平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他的了得不仅仅在于从国家和国际的最高奖台上领回了一大堆金灿灿的奖牌,并在农业科技史上塑就了万众景仰的里程碑,更在于他的努力为中国庞大人口的口粮丰足上了保险,为全人类远离饥饿铺就了希望之路。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杂交稻是世界级科技难题。发达国家较早涉足并投入巨大。20世纪60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四百公斤左右提高到六百公斤左右,近二十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三千多亿公斤。70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

能在中国首先突破得益于袁隆平的创新思维和一往无前的执着探索。起步于“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重大使命,袁隆平在失败——探索——再失败——再探索的反复试验中,实现了对既往理论的重大校正,突破了被认为毫无可能的多种关键技术,艰难而执着的一步步走向成功。

袁隆平 - 品格精神

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

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

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 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他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

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

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他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课题一上马就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我想作为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更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雨后送伞”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围绕全局决策,统一认识,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事办成、办好、办到位。加强自身素质休养树后勤人形象。

袁隆平 - 荣誉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彰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中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首次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奖励。奖金500万元。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7年4月29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出席了有世界数百名顶级科学家参加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据悉,袁隆平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惟一当选者。

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先生在新当选院士就职典礼上介绍袁隆平院士的当选理由时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其他国际荣誉

1)1985年10月,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下同)

2)1987年11月,科学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3)1988年3月,农学与营养奖,英国Rank基金会

4)1993年4月,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美国Feinstein基金会

5)1993年获美国菲因斯特基金“拯救饥饿奖”

6)1994年,何梁何利基金奖

7)1996年5月,日经亚洲奖,日本经济新闻社

8)1997年8月,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国际讨论会,墨西哥

9) 1998年11月,越光国际水稻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事务局

10)2001年8月,拉蒙·麦格赛赛奖,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基金会

11)2004年5月,沃尔夫奖,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

12) 2002年获越南政府“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荣誉徽章

13)2004年10月,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基金会

14)2008年3月30日,中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颁“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15)2010.3.24 中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其他国内荣誉

2011年1月16日,获得中国农业银行杯CCTV2010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特别大奖。

2011年1月22日,获得第二届“中国时间”新世纪10年十大经济人物称号。

袁隆平 - 袁隆平星

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这颗小行星是1996年9月18日在兴隆观测站发现的,发现后的暂定编号为1996SD1,其中SD正好是中文“水稻”的汉语拼音字头,当它获得8117这一永久编号后,为了表示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敬意,天文学家们决定把它命名为袁隆平星。

袁隆平 - 相关影视剧

电影《袁隆平》是2009年获得官方肯定的主旋律影片。该片制作精良、结构严谨,深刻中荡漾激情,悠远中充满洒脱,宛若一支时而激昂振奋时而如梦似幻的小提琴曲,最难得的是,影片在体现出艺术性、观赏性之余,还传达出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使命感。该片在2009年8月29日还一举斩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两项含金量最重的奖项:优秀故事片奖和优秀男演员奖。

袁隆平 - 书籍

撰有《杂交水稻制种和高产的关键技术》、《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等论文,主编《杂交水稻》一书。

THE MAN WHO PUTS AN END TO HUNGER,

【作者】邓湘子

【出版社】外文

【出版日期】2007-01-01

袁隆平 - 语录

“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个是基本前提。如果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没有感情,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有了感情,才会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献一份爱心,这样你才会有欣慰感。”——袁隆平

袁隆平 - 评价

1、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2、袁隆平先生被誉为当代神农氏,他的杂交水稻被称为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袁隆平 - 体育爱好

袁隆平院士的另一个身份是湖南省排球协会名誉主席。2010年6月,在湖南省排球协会第二次委员代表大会上,袁隆平被推选为名誉主席。除了繁忙的科研活动,酷爱运动的袁隆平曾经透露,“每天打气排球,是我日常生活的必修课。”在为比赛开过球后,袁隆平也加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队中参加比赛,接球、发球,跳跃跑动之间显露的敏捷身手,让人丝毫看不出他已80高龄,而几次发球的刁钻动作,让看台上的学子们连连叫好。

2010年9月27日,湖南省首届省直机关排球赛在湖南师范大学体育馆开赛,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比赛开球,并在首场比赛中作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队员参加比赛。

袁隆平 - 最新动态

79周岁生日

不久前,刚刚过完79周岁生日的袁隆平对外界表示,到他90岁时,超级稻争取亩产达到1000公斤。有人怀疑这种提法是放卫星。

2009年10月6日,袁隆平郑重地说:“科学研究是有一定基础的,这是我的任务,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

他说,从理论上讲,水稻亩产最高可到1500公斤。

2000年和2004年,袁隆平分别实现了超级杂交稻亩产700公斤和亩产800公斤的目标。他说,杂交稻亩产900公斤有希望在2012年实现,比预计提前3年。

80周岁生日

2010年9月7日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八十华诞,温家宝总理、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百忙之中致信祝贺,这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关怀科学家,对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是莫大的鼓舞。这封信是温总理亲自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的,弥足珍贵,袁老把这封信挂在会客室里。袁老的屋外就是他研究的超级稻的实验田,稻穗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还有两张是上个月袁老代表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排球队上场比赛的镜头。

2015年超级杂交稻示范亩产将达900公斤

提出并主持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15日在海南博鳌说,经过13年研究推广,中国超级稻研究已取得可喜成绩,在粮食主产区小面积试种大获成功,水稻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到2015年单季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的产量将达900公斤/亩。

袁隆平院士在此间举行的“首届中国(博鳌)农业科技创新论坛”上作主题报告称,超级稻育种计划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如期实现第一期700公斤/亩(10.5吨/公顷)和提前一年实现第二期800公斤 /亩(12.0吨/公顷)的产量指标,科技部于2005年启动超级稻第三期 900公斤/亩(13.5吨/公顷)的计划研究至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粮食主产区小面积试种大获成功。

袁隆平介绍说,遵照科技部2008年立项的“强优势水稻杂交种创新与应用研究”计划,第三期目标分三步实施,即2010年单季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的产量指标达830公斤/亩;2012年达860公斤/亩;2015年达900公斤 /亩。

国家设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以来,已确认在中国推广超级稻新品种有71个,其中超级杂交稻占64.8%,该计划实施至今已进入大面积推广运行阶段,2009年种植面积超过9000万亩(6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21.2%;截至2009年超级稻累计推广种植面积已超过52500万亩(3500万公顷),按每亩增稻谷60公斤(每公顷增稻谷0.9吨),已累计增产稻谷3000万吨,创造经济效益超过700亿元。

“超级杂交稻研究意义重大:有利于保障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有利于中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助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了中国种业科技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袁隆平说。

超级稻新品繁育制种获得成功

2010年9月25日,经过4个月的试种,由安徽袁禾公司引进的袁隆平超级稻新品种繁育制种在芜湖获得成功,新品稻种亩产预计可达250公斤。据专家测算,这一超级稻新品种为大面积应用推广种植,实现亩产900公斤的高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TAGS: 人物 农学家 科学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