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几点认识——东明九小的经验

2023-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克里希那静修

      一阅读经典的理论认知。读经典培养人的境界,读经典能与其内在的韵律产生共鸣,让人明心见性。

      二读经典要做好内容的选择和阅读形式的传承。从认知规律出发,经验是读经典要从难到易,越早的经典越能激起美感。

      我们在一年级读《三字经》《幼学琼林》的基础上,开始《论语》《道德经》的诵读,在此基础上再读《易经》《黄帝内经》。选择真正的宝典。

      对读经典的形式做好传承,开始只求大声朗读,不求甚解,阅读的目标是读正确。古代读三年,在开讲,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但今天在功利思想的解读下,好像不理解的学习是无意义的,其实不然。举个例子,佛家的六字箴言,只要一味的诵读就能开悟。

      其道理是什么?每个字内涵密码与人的内在相通,如嘛尼叭咪哄,每个字与五脏六腑对应,静下心来读就能激荡六腑,让人气息流淌,长期静读,就能开悟。早起诵读经典,长期坚持读,就是追求这个道理。

        读经典,练好童子过,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儿童早期记忆能力发育最好的时期。因此,读经典要先有感悟,产生共情,再走向现实生活。

        再比如:读《易经》,简单的话语,就能把时空说清楚,就能把规律变化说清楚,就能把道理说明白,今天任何一本书都无从达到的。读其,能培养孩子的空间思维,明白科学变化及根本规律。因此读经典带来的是境界的修炼。而今天的文章只会给人方法,今天的人们,缺乏智慧——是远离经典的结果。读经典,能练成强大的阅读感悟能力,这也为高中古文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读经典的实践做法。做好思想引领,做好教师培训,做好课程建设,做好读经典的研究,让孩子在读中联系生活感受智慧,让经典的价值再放光彩。

        长期的坚持,我们在读经典中,积累变得丰富,感悟变得深刻,发现真正的学习很简单,就是感受美,欣赏美,践行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