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爷爷的花生糖

2020-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桃桃3809

近日,整理厨房发现有一包棉花糖,心血来潮,决定做牛轧糖。找出尘封已久的工具,立刻清洗动工,待做完已是半夜十二点多了。独自一人坐在灯下,看着自己忙活两个多小时的成果,拿起一颗轻轻尝了一口,瞬间,甜味弥漫了唇间,还有熟悉的花生碎的味道,想起刚才乐乐的问题:’‘妈妈,您最喜欢吃哪种糖?‘’‘我爷爷做的花生糖!‘’’不由眼角一酸,寂静的夜里,唯有听见泪水滴在桌上的声音。

  高尔夫球有个术语—“甜蜜点”,是指每一支球杆杆头都有一个最佳击球点,击球的瞬间,这个点会和球碰撞出最甜美的感受。“甜蜜点”也适用于食物,就像春天的糍粑,夏天的糖水,秋天的烤红薯,冬天的花生糖。人类对甜味的渴望都是一致的,尤其是孩子更甚。 老舍先生也曾在《北京的春节》里描写过年时的糖:“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记忆中爷爷的花生糖总是在春节前几天做的,是我们几个孙子(女)过年时最期待的美味之一。 小年过后,爷爷就开始做花生糖了,先把花生仁炒干炒熟,去皮碾开,然后烧热锅放少许花生油,放入蔗糖开始熬糖浆,不断搅动,待糖浆熬成可以拉丝的时候,关火放入花生仁和糖浆拌匀后,起锅放入托盘中压平 ,成形后即可切块,冷却后放入玻璃罐中收好。这时爷爷就会对围在一边的我们几个说:‘’小馋猫们,可以吃了!‘’我们雀跃地扑上去,双手抓满糖,跑出门找小伙伴玩。爷爷的花生糖一直陪着我们几个孙子(女)的童年,然后外出念书工作,结婚生子,每年我带着女儿回家和爷爷做花生糖。爷爷8年前去世后,从此家里过年再也没人做花生糖了。即使我照着爷爷的方法做,可再也找不到记忆中的味道了。

    我们往往对某种食物的独有钟情,与其说是因为味道,更多的是对食物里裹杂着的故事与情感碰撞出来的‘’甜蜜点‘’。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亲人、念旧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于是无论脚步走多远,时光走多久,在脑海中,只有那种味道熟悉而顽固,深深的印在你的味蕾记忆中,一头连着你,一头连着那回不去的故乡和再也见不到的那个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