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价值的学习促进者:如何正确的提问和恰当的回应?(拆书稿04
《这样读书就够了》——个人学习力升级指南(04篇)
【R:阅读拆页】《这样读书就够了》(作者:赵周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12月第1版,节选自P87-92页,有删节,有顺序调整)
一种提问是为了得到正确答案;另一种提问是为了进行有效学习。前者常问“是什么”“为什么”,后者常问“如何”“你都考虑哪些方面”。
比如,女朋友说要跟你分手,你现在若还想给这段爱情加个错误,那就去问“为什么”吧,这样你得到的八成是“结论”(最明显或最近期的单一理由)。虽然这“结论”也不能不算是正确答案,但除了痛苦和困惑,你一无所获。怎么做才不会白白受苦呢?……较好的问题是:“我们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善于学习的人在反思和追问时,会尽量用“如何”来取代“为什么”。例如:把“为什么客户说我的产品不实用”的问题,换为“客户是如何对我的产品形成不实用的印象的?”;把“你为什么在外面找小三”的问题,换为“你是如何变得有家不愿回的?”;把“为什么我找不到喜欢的工作”的问题,换为“我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工作和能力的?”
善于学习的人还习惯在标准的层面向对方提问。不是问对方如何看待当下这件事,而是问对方面对这类事务时都考虑哪些因素;不是问“你为什么不喜欢我”,而是问“你的择偶标准是什么”;不是问“你不同意去九寨沟旅游,那你认为去哪儿好”,而是问“关于部门年终旅游的活动,你通常从哪些方面考虑”……
学习促进者怎么回答提问?一种回答是能够给出正确答案,另一种回答是能够促进正确思考。前者就相当于上网搜素并一下找到信息,后者更像是跟一真正的智者(而不是专家)交谈。
扼杀问题的最大凶手是什么?不是粗暴的打断,而是正确的答案。
因为正确答案(如“水是液体”)往往是一些事实性知识,而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对孩子而言是探索未知的兴趣,对成人而言是关联自己的能力。
正确答案貌似满足了好奇心,实际上是把学习者探索未知的热情转化成了记忆事实性知识的苦差。
……
我们都承认优秀的职场人应该是优秀的学习者,但若以此为前提,合理的推论是: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是优秀的学习促进者。
如果你是管理者,那么下属跟着你不仅是做一份工作,也不仅是掌握这份工作的技能,而是要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而当下属来请教问题、征求建议的时候,马上给出你的想法(很可能是比他的好得多的想法)并不利于他提升学习能力。
……
突破初级学习者的认知习惯,锻炼成为高级学习者和学习促进者,这样我们的下属、孩子就会知道,比答案本身更重要的是不断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问,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尽力消化和应用学到的知识。
【I:重述信息】
这段文字中,我提炼了三个重要的理解和信息:
1.学习促进者善于提问,他们善于提出聚焦于解决问题的问题。
他们在提问时一般会去问“如何……?”,而不会去问“为什么……”,更不会去问“是不是?”“对不对?”这类封闭式问题。
在正面管教的养育过程中,有一个工具叫“启发式提问”,它建议养育者不去问封闭式问题,而去问开放式问题。同时在开放式问题中尽量不去问“为什么……”,因为“为什么……”会让孩子感觉被质疑,被问责,被控制。
书中提到的“为什么客户说我的产品不实用”,“你为什么在外面找小三”,“为什么我找不到喜欢的工作”……这些问题更容易将关注点放在主语上面,比如“客户”,“伴侣”,或者“自己”,不容易聚焦到真正的问题上。
而“客户是如何对我的产品形成不实用的印象的?”,“你是如何变得有家不愿回的?”,“我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工作和能力的?”……这些问题更容易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后面的问题上。
2.学习促进者善于提问,他们善于在标准的层面提问。
他们在提问时一般会去问“……的标准是?”,而不会去问当下的事情“是什么?”。
他们在提问的时候更关注谈话者在涉及某类事情时会考虑哪些因素,或者会设定那些标准,而不是关注如何看待当下这件事。
他们不会问“你为什么不喜欢我”,而是问“你的择偶标准是什么”;不是问“你不同意去九寨沟旅游,那你认为去哪儿好”,而是问“关于部门年终旅游的活动,你通常从哪些方面考虑”……
前者都是对方对当下事件的看法,后者则是对标准的考量。
3.学习促进者会用恰当的方式回应提问者(孩子,下属,同伴等),帮助他人提升学习的能力。
学习促进者在面对对方请教问题、征求建议的时候,往往不会马上给出自己的想法,而是给予恰当的引导,促进对方学习思考。并且,经过学习促进者的引导,很可能对方可以想到比促进者本身给予的更好的想法。
扼杀问题的最大凶手——不是粗暴的打断,而是正确的答案。
因为正确答案往往是一些事实性知识,而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对孩子而言是探索未知的兴趣,对成人而言是关联自己的能力。
正确答案貌似满足了好奇心,实际上是把学习者探索未知的热情转化成了记忆事实性知识的苦差。
书中的一个案例非常经典,且记忆深刻。
厨房里,孩子问妈妈:“水为什么会流啊?”
妈妈一边为三岁半的宝宝能问出这么有洞察力的问题而感到惊喜,一边犹豫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愣了几秒,妈妈说:“去问你爸爸。”
一分钟后,孩子从书房回来,大声告诉妈妈:“爸爸说因为水是液体!”
这个答案没错,但却得不偿失:孩子得到了一个对自己没有意义的正确答案,却丧失了原本可以继续探究的学习机会。
为人父母,往往在孩子问那些宝贵的问题时,自己总是毫无准备的,应该怎样回应才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其实也是有技巧和规律的,掌握这些规律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1.可以先称赞他的提问:“你这个问题问得很细致啊!”
2.可以让他自己尝试回答:“你认为是为什么呢?”“对啊,为什么石头就不会流呢?”
3.可以启发他自己寻找答案:“这个问题爸爸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把它搞清楚。我们去网上搜一下好吗?”“爸爸有一位朋友是流体力学专家,我们一起给他打个电话好吗?”
4.可以挑战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延续他的问题,问出更多、更好玩的或更深刻的问题:“水变成冰还会不会流啊?”“除了水还有什么会流啊?”
5.可以和他讨论,在讨论中有意识地联系他过去的经验,帮他规划可以怎样用上这个新知识,逐步塑造他大脑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A1:自己的相关经验(体验)】
体验1:关注于解决问题,不问对解决问题不利的问题,如:为什么……?
作为正面管教的践行者,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关注于解决问题是我们的基本准则。
我很早就懂得了不问“为什么……?”,但练习之初总是找不到相对于“为什么……?”来说更恰当的问题,每每准备发问时,我的脑子总会停顿一下,我该怎么问呢?
比如:儿子不喜欢吃鸡蛋,我以前会问他:“你为什么不喜欢吃鸡蛋?”,在正面管教的践行中,我会修改我的问题:“是什么导致你不喜欢吃鸡蛋?”,在我学习了这一章知识点后,我提升为:“如何做鸡蛋,会让你更喜欢它一点?”。当我想到这个提升,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体验2:跳出当下,以“上帝视角”如审视相关的现象
有一次,女儿跟我聊独生子女,二胎家庭,三胎及以上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对待朋友的方式。
她说,青春期的独生子女喜欢无病呻吟,仿佛看清了人间百态,每每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一副看透还生怕你不懂,要好为人师的说教一番。
二胎家庭的青春期孩子,因为具备和家里的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丰富的斗争经验,要么直来直去,想啥说啥,要么迂回辗转,无论哪种方式,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得到。
三胎及以上家庭的孩子(她更侧重于老二,因为她其中一个朋友就是这个排行),她会左顾右盼,前思后想,生怕得罪了人,思考半天还没有结论,因为她们喜欢了谦让,谨慎。
听完她的分析,除了欣赏她的观察和洞见以外,我记得我问过她一个问题,你觉得好的友谊,两个人之间需要做到些什么?现在发现这是一个好问题。
体验3:不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用更有价值的问题去回应。
反面案例:儿子在西餐厅吃饭时看电视,有个很大的发现,电视机架在餐厅的上方,正对着电视有一面镜子,电视机下方和对面镜子相对的位置也有一面镜子。
儿子问,为什么我可以不抬头,就可以在眼前的镜子中看到电视呢?
我说: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等你上初中了,像姐姐这个年纪就会学习到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正面案例:儿子在楼下小池塘边玩耍,突然问我:妈妈,为什么只要这个池塘里有水,这个位置就一定有,其他位置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呢?
我们的对话:
我:哇,你观察得很仔细哦,这个现象都被你总结出来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儿子:不知道。
我:你说杯子为什么能够储水呢?
儿子:杯子就是用来装水的呀。
我:那杯子的什么特点让它能够装水呢?
儿子:中间低,四周高。
我:那你看这个池塘的地形是怎样的?
儿子:哦,我知道了,这边低,旁边高,有水先往低的地方流。
我:是的,你真了不起,不仅观察到这个现象,还找到了背后的原因。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牢记学习促进者的两个提问特点,一个回应特点。
应用:日常生活中活学活用,尤其是在孩子身上练习,孩子往往是我们的最佳练习对象,无须担心他们的嘲笑,他们甚至会配合我们,认真表演,让你看到孩子真的比我们已知的他们更加了不起。
其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