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气网红六层楼,焦虑难眠为哪般?是「焦虑症」,还是矫情?

导言
天气转暖了,万物复苏好时节,小鸟小猫小狗叽叽喳喳……Oh no 你们别吵了!领导要的报告还没交、工资还没到手、年终奖发了一万五又退回去三千,说是发多了、一群编辑整天不干活儿就算了,还只知道斗图……烦躁得我连刘海都能甩出油。
天呐,为什么如今的我生活压力这么大,曾经那个只要轻轻吹动刘海,就能消散一切烦恼的楚六香到底去了哪里?我是不是得了焦虑症?我想回家,躲在沙发的角落,披上我派大星的绒毛小毯子,呜呜呜呜……
(电话响起)
「喂?六分泌?我没钱给你发工资!啥?我语气很暴躁?我有暴躁吗?我有焦虑吗?那你今天给我讲一讲,到底啥是焦虑症……」
嘟嘟嘟……(被挂断)
大家好,我是人见人爱的六分泌小仙女,经过一系列不方便透露的手段,六层楼已经被我成功控制住了。在他治疗期间,我们来欣赏一下我的美……啊不,我们来讲一讲焦虑症吧。
一、什么是焦虑症?
讲真,人生这么累,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更可怕的是,每天还有大大小小的烦心事,谁都有急躁、紧张、焦躁不安的时候。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我小时候吧,作业没写完,都曾经急到尿失禁(唔……)。
可是,要达到焦虑症的情况,还是需要一些「门槛」的,不是你们说自己感觉焦虑,就是焦虑症了。
焦虑症一般称为「焦虑性神经症」,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中易醒等情况,还伴有容易多汗、尿意频数,少见的症状如发疯、手足刺痛。这么说来,感觉一般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真正焦虑障碍的人群,应该是持续或者反复出现惊恐不安为主要症状的情绪障碍,常伴有头晕、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汗多等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的躯体症状,以及坐立难安、烦躁、难以静下心来等行为症状。
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并不是由于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堵心的事情。患者的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处境很不相称,即使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让他们惊恐焦躁不已。
所以,此类病人的生活是十分痛苦的。明明没啥事情,可自己却总是紧张、担心到不行,总觉得自己很烦躁,身边的朋友、亲人也无法理解。如果换做是我,可能要孤单成狗没人搭理了,而这孤单的感受恰恰可以吞噬一个人的灵魂。
临床上,焦虑症可分为广泛性焦虑(慢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和惊恐发作性焦虑(急性焦虑,panic disorder,PD)两种表现形式——
广泛性焦虑:一般较为常见,它的特点是起病缓慢,患者长时间感到紧张和不安。这些表现没有特定的情境,并非实际威胁、遭遇所引起。
惊恐发作性焦虑:反复发作的严重焦虑,它的发作特点是不可预测性、突然性,患者的反应程度较前者也会更加强烈一些。这样的人群,通常自己会感觉到濒临灾难性结果,产生害怕和恐惧感,但发作的时间不长,一般情况下恢复比较迅速。
二、焦虑症的成因
1)心理社会因素
焦虑障碍的发生,通常与应激有关,这是焦虑障碍发生的前提。但是,是否会导致焦虑的发生,与个体自身性格、认知,包括处理问题的态度,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2)神经内分泌因素
如果患者处于应激状态,那么焦虑症的产生和内分泌系统也会有一定的关系。
第一,通过脑部的下丘脑分析信息后,会促进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迅速升高,这时,血液和尿中的游离皮质醇(COR)浓度会增加。我们通常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AP)轴功能亢进。
第二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改变。目前,在临床过程中发现女性有甲状腺问题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甲状腺功能和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如果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紊乱,会负反馈影响脑部的相关组织,使得神经与精神状态出现异常。
3)神经系统因素
如果焦虑已经严重到有濒临死亡的感觉,那么此时如果给病人做脑电图检查,会发现他们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这就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了。
三、如何判断焦虑症?
现实生活中,哪能什么都完美?姨妈迟几天、体重涨几斤、男票劈了腿、老板处于更年期……每一件令人心烦意乱的事情,都可能让我们难以静下心来。
可是,这真的是焦虑症吗?我们来看看如何诊断:
1)临床症状一定要满足(具体参见上文加粗的文字)。
不是心里添了堵、和别人吵吵架而导致的不开心就是焦虑症。要知道,严重的焦虑症患者是要按规律服药的,并且药不能停。
2)焦虑自评量表。
这种诊断方式,最好还是请专业的医师来协助询问,准确率会比较高一些。
3)检测皮质醇浓度和甲状腺激素。
对大多数女性来说,最好检测这两项数据来辅助判断。贴心如我,一定会提醒你们,即使排除了焦虑症,甲状腺激素的紊乱对情绪的影响也不小,通常,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往往容易情绪低落,而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容易激动、亢奋。
四、砰!打败焦虑症
1)心理疏导
简单的心理沟通、疏导、交流,对于焦虑障碍的患者有一定效果。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能单纯只依靠心理疏导就能解决掉焦虑症。
2)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的联合使用。每个患者的焦虑程度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因人开药,所以,药物的服用也不是固定的。通常情况下,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是共同存在的,但是药物比例分配会有不同。即使你患了焦虑症,同样可能伴随有相关抑郁症状,比如想法极端、消极、主观猜疑或杞人忧天等。
3)定期复查
为了预防焦虑症反复发作,一定要在医师的监督下长期服药,定期复查。在坚持治疗后,逐渐减少药物用量或者停用。不要在治疗前期发现病情好转后,就自作主张半途而废不继续治疗或者间断治疗。
完
在信息爆炸的如今,焦虑障碍问题可能普遍存在于现代人的生活中。也许,你会觉得这件事没那么严重,不会过多去注意。可是要知道,真正的焦虑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是相当痛苦与难熬的。
前一阵子,我的焦虑来自从医生角色向管理者角色过度阶段的困惑。医生是一个非常局限的职业,大多数时候做好临床工作就已经足矣,而现在要管理整个团队,并且要让团队发挥出更大的效能。虽然都是兼职,但是我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理论体系支持,没有足够完整可靠的大局观,就像是有了七十二变的孙大圣,却不知该如何使用……说好的改变这个世界的宏伟目标依然没有实现,你说得有多焦虑?
总之,希望你们关爱自己,也给世界多一点温暖,关爱身边每一个不管是不是焦虑症患者的人,当然,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你们关爱一下我这个「濒临中年广泛焦虑甩刘海的男子」。
晚安,我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沈鑫华, 吴爱勤. 焦虑性障碍的神经内分泌研究进展[J]. 四川精神卫生, 2001, 14(3):186-191.
[2] 肖迎光, 杜惠兰, 谈金莲,等. 焦虑症患者的COR、甲状腺激素及自主神经的功能特点及神经内分泌、自主神经功能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4).
作者:六分泌,六团队之内分泌科女医生,一腔热血的小仙女。
声明:六团队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六团队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