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记忆:回顾我的实习史

2018-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马慕予

我始终相信,生命中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冥冥之中安排着一切的缘分,就像我和吴忠中学,就像我和师父马建荣老师及高二17、18班的孩子们。

‌一

实习招聘会上,我单纯为了回宁夏,在几个学校间略作权衡后签了吴忠中学。三个月里,我由最初的敬畏逐渐转向一种认同感与归属感。

我高中毕业于彭阳一中,面临每年中考优秀生源大量外流,母校的老师们依然坚守信念润物无声,陪伴一届又一届学生成长,即使每年都要面对惨淡的升学率与灵魂深处的落寞。因此,家长们对县内学校应该少一点抱怨,多一些体谅。而吴忠中学,优秀生源,师资力量,资源设备,教研管理,都具备了一所重点中学特有的优势。

恰逢吴忠中学七十年校庆,因为给师父帮忙的需要,我有幸参与其中,也对学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包括骄人升学率、知名校友、省内声誉,社会效应等。在《前辈与你七十年---吴忠中学70年校庆随感》一文中,我这样写到:

习近平曾经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可以说,吴忠中学的学生,吴忠中学,吴忠市的老百姓都是幸福的,自进入学校的那天起,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前辈们的尽职、尽责与敬业,以三楼候课室为例,郭满有老师临近退休之年依然站好最后一班岗,终以不困;冯玉东老师呕心沥血,以生为子,以校为家;马慧琴老师查单词查笔记查听力,从不懈怠,以及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的免费师范生们,虽初涉从教之路,也在兢兢业业地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正如师父所言,是他们成就了这所自治区一级示范高中,成就了一批批学子的梦想。

能够和有学识、有责任、有情怀的老师们共同庆贺吴忠中学的70岁生日,与可爱的弟弟妹妹们共同度过三个月的实习时光,既是缘分,也是荣幸,惟愿吴忠中学乘风破浪再创辉煌,成就更多孩子的梦想,愿在吴忠中学生长的弟弟妹妹们学习进步、诗意成长。

待到明年我的高中母校彭阳一中60年校庆时,不知道自己又将在哪个角落。但是,不论我在哪里,都将向吴忠中学的前辈们学习,手持教鞭,眼中有光,不丢理想,不失信仰,去圆更多孩子的大学梦,将是我毕生的信念。

当时是作为下水作文念给学生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这些文字的昙花一现,它更多地应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发挥该有的意义。

或许,每一位实习生对实习学校都会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我宁愿相信,无论是怎样的标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感恩大于埋怨。

而能成为师父的实习生,也是巧合。拿到名单后在师父名字后面填信息那一刻,见面会上给师父微笑着鞠躬的那几秒,师生只如初见,有忐忑,也有期待。后来得知师父的很多荣誉,我由最初代高二年级的不安渐渐转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惜在那三个月里,我承认自己并未能将那一刻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化为太多的自律。

犹记师父听完我第一节新课后失望的眼神,除了躺床上偷偷抹眼泪,自认为心理素质良好的我,面临失败也会无助,备课不认真、内容随意、板书混乱、语速飞快等等问题暴露无遗,师父一一指出,并手把手地耐心纠正。“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这三个问题,师父一定思考了很多年。

师父诗、词、文、赋兼通,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发表了很多文章。他的读写示范对同事对学生都有着很大的的启迪作用。我们总会如知己文友般探讨一些有意思的话题,有时也会有分歧,不过小小的分歧总会在会心的微笑中结束。我们都是读书人。

经师易遭,人师难逢。师父融合了现代知识分子特有的庄严虔敬与轻松活泼,而我身上也集中了年轻一代特有的缺点,如浮躁、懒惰、拖延等。他和我爸爸同岁,我们是两代人,交往领域 、情感空间和价值体系都建立在略有差异的文化系统之上,但我从不认为由于这些因素而影响到彼此间的相处。实习本上的评语和笔记本上的赠言,都倾注了一位长辈的关怀、指导与鼓励。他是学校老师口中的“马主任”,却是我心中永远的“师父”。

总结会前,在教室门口我向师父鞠躬告别,之后我们又在校园里碰到过两次。当我钻进车中,回头望着师父渐渐远去的背影,我想,3个月前在他名字后面填信息的巧合,又何尝不是一种可贵的缘分?

‌三

理科班语文课程边缘化明显,且个人能力有限,我表面故作镇静却也掩盖不了内心的胆怯。但是当我站上讲台,立即唤起了我作为教师的全部职业敏感,尽管自己初出茅庐,但孩子们期待与鼓励的眼神给予了我太多的自信心。参与一年轻教师的成长,相比于高中时的自己,他们真的很懂事。

被我描述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批改作文,我在一笔一画的批语中加入指导与温情。针对大多数学生书写潦草,我会在后面的批语中反复提醒,有一个孩子在送给我的纸条中写到,“老师,这是我这么多年来写字最认真的一次了。”我从中读出了他的无奈与无助,而我能做的,实在太少太少。

我个人觉得,实习生是一个尴尬的角色,对上,是指导老师年轻的同行,似乎既非同事,又非学生;对下,是学生们年轻的老师,又似乎既非老师,又非同学。因此,如何扮演好实习生这个角色,是件比较棘手的事情。作为实习生的我,承认自己确实没尽多少责任,三个月里只是恪尽“实习生”角色,每当师父在时,我就在心理上与行动上懈怠太多。当孩子们归心似箭,我自作主张让她们提前回家,现在想来处理得很不妥。我去转宿舍时也听出了她们对老师的肯定,“冯老师特别好”,“慧慧老师是真爱”,“我们都挺心疼他(指师父)的,就是有时候贼闹腾”,“你们郜师兄很认真,我们很喜欢。”做老师,最幸福的大概莫过于被学生喜欢着惦记着,哪怕是在很多年之后。

曾经14班一孩子跟我聊天,她说很羡慕我,当时我借用白岩松的一句话回答她,你有无数条道路可以走到我这儿,但我再也找不到一条可以到达你那儿的路。该难过的是我。她向阳生长的朝气与鲜活的青春气息深深感染着我,可是我深知道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十八岁。那孩子涉猎广泛,文学功底深厚,后来代表吴忠市参加宁夏诗词大会总决赛,也希望她以及所有的弟弟妹妹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实习接近尾声,两个班的孩子都分别送我满满一盒子的小纸条,肯定,鼓励,祝福,几乎每一张都会带给我许多亮晶晶的感动,当然也有对我个人问题的调侃。在17班的欢送会上,我用PPT展示了西安的很多照片,世界那么大,愿你们去看看,那不仅仅是一句流行语。临别时18班的孩子们进行数学测试,我只好将写给每个人的明信片放在侯课室,之后告诉课代表去拿。

如何让我遇见你们,在你们最美丽的时刻,这是在17班做自我介绍时我说的一句话,其实是化用席慕蓉的一句诗。是的,本是固原人的我来到吴忠,遇到你们这群可爱的弟弟妹妹,这就是缘分。

‌四

实习期间,我得到了吴忠中学很多老师的帮助。因原来宿舍太冷,我申请搬入教职工宿舍,马利军主任带着马文清主任写的纸条,找到了党志强老师,党老师又带着我去找宿管。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大概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实习生了!

这里重点提一下我所在的三楼候课室,一个永远洋溢着温度的小集体。那是一种非常单纯的环境,不需运用智慧与心智相处,就像郭老师说的那样,用真心换真心。

郭老师也是我师父的老师,即将退休之年依然肩负着重点班的班主任与英语教学任务。于老师认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恰如其分地描绘了郭老师,我也非常认同。他作为子女至纯至孝,作为教师兢兢业业,作为前辈悉心指导,这位集师者、尊者、长者于一身的老人,确实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

冯老师是吴忠市最美教师,“十三十三,猛虎下山”的口碑感动着很多人,他以校为家,呕心沥血,把职业当事业,对学生花尽心思,对我们几个实习生也特别照顾。作为他年轻的同行,我对他总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敬意。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告诉那位和我同名的莹莹妹妹,她有一个伟大的爸爸。

马立林学长初次见到我时,“你是谁家小朋友”的招呼语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他毕业于陕师大历史系,遗憾的是,因时间关系,对历史情有独钟的我一直没能去听他的课,也没能解释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现在想想好丢人。

火通亮学长和我同为彭阳一中海学虎老师的弟子,他当年以很靠前的自治区排名考入陕师大,参加工作之后也尽职尽责。临行前,他正好迎来了女儿的降生,候课室每个人都很激动,我想,世间所有欢乐,大概都不及陪伴生命的成长。

郜耀龙学长毕业于华中师大,不过自认为“天下免师是一家”的我,还是习惯称他为学长。我们都是固原人,平时的方言交流增添了不少亲切感。六盘学子特有的踏实勤勉,无一不在他的身上显现。17班孩子写的小纸条里,也有他写的一张,笔法潇洒遒劲。

最后提一下陈文静学姐,她不在三楼候课室,我们因住在同一间宿舍而熟识。同为师父的徒弟,除了讲课一些问题,我们聊得最多的,就是“初心”二字,这两个字也是我实习三个月里分量最重的总结报告。

11月26日晚,我们一起踏上了南下的列车。我想,无论与我,还是其他实习生,吴忠一别,一个新的梦想开始了。

马慕予

2018年3月于西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