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不好看,很多老师教你甩锅给握笔姿势?
你有没有被错误的写字姿势困扰过?
你家孩子是不是也各种错误握笔姿势,并且屡纠不改?
各种图文、音视频平台都在讲“正确的握笔姿势”,“正确的握笔动作”,你有没有焦虑?
关于最常见的8种握笔姿势,请看前面这篇文章:《5%人不会中招|排名前8位的错误握笔姿势》
8种排名靠前的错误握笔一、“推舟于陆”的启示
咱们先不着急谈写硬笔字的正确姿势,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非常擅长划船的渔夫,当地没有谁比他划船划得快。
甚至,他划船的速度都超过很多在岸上推车的车夫。
有一天,一个车夫像往常一样推车经过渔夫旁边,再一次被渔夫嘲笑他车推的太慢。
车夫计上心来,跟车夫示弱:“是呀,我推车技术不行,即便是把车上的货都卸了也不一定比你划船快呀。”
渔夫听了,更是得意满满。
车夫接着说,“我们来比试一下吧,如果你能用你的船在陆上赢了我,我免费帮你把渔运往集市一年如何?”
渔夫一听,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赢了不仅有面子,而且还能剩下一年的车钱,简直是一石二鸟。
罔水行舟结局不用说,我想大家也猜到了吧:渔夫把船推上陆地,寸步难行。
上面就是我改编的一个“推舟于陆”的故事。
将不同事物的运行规律,强加在另一事物上,无异于刻舟求剑,不符合自然之道。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任何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之上的。
也就是说,知识和经验都有其局限性,用有限的知识去驾驭无限的大自然,显然是不行的。
二、如果我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
虽然知识和经验是有局限性的,幸好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很多的场景也是雷同的,不需要处处创新。
所以,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学生接受经验教育,仍然是主流教育。
是我们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过度的必经之路。
巨人肩膀上的巨人先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和经验,才能有更好的创新和创造。
牛顿说:“如果我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
牛顿借鉴了16世纪众多前辈的探索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自己辛勤的思考与探究,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三、你怎么看“执笔无定法”?
关于执笔是否有定法,众说纷纭。
苏轼有人说,宋代词人、书法家苏轼早就说过了,“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而且,在互联网上,经常会有不少左手写字、倒着写字、镜像写字、用有残疾的手写字、用嘴巴、脚等其他身体部位写字走红的博主。
也有人坚持说,古时候用毛笔写大字,现在是用硬笔写小字。
毛笔笔毫软,硬笔笔尖硬,发力不同。
毛笔字多数悬腕,写小楷时候会枕腕;而写硬笔字基本连枕腕都算不上,是腕骨再考前一点的豌豆骨着地(着力),写的字一半在8-15mm见方。
所以,硬笔自有其和毛笔不同的执笔方法。
邱帅根据调整自身握笔姿势的经验和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个宽泛的规律。
即,没有绝对标准的握笔姿势、运笔动作,只要写字者客观上感觉自己握笔舒服,书写没有累、疼、非常慢的情况,大可不必改变握笔姿势。
尤其是成年人,多年的握笔习惯根深蒂固,一旦改变姿势,可能正常书写都困难。
而青少年,和致力于让自己写字更快、更轻松、更好看的成年人,可以参考这个相对正确的正姿课。
根据右手书写的特点、执笔发力的规律、省力和不碍事原则等,让你写字更轻松自如。
写了这么多年“中国汉字”的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欢迎“留言讨论”。
【总结】
1、“推舟于陆”说明,任何不经过改造,照搬旧事物套在新事物上的做法,都是欠妥当的;
2、完全忽略前人经验而闭门造车,也是不可取的,在前人经验(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自身的直接经验,才是真的学到了;
3、执笔的确无定法,但有大致的规则和方向,它符合多数人右手书写的生理特征,符合舒适、轻松、快速的写字需求;
高清图要吗?如果你和孩子正在遭受【握笔问题】【写字累、慢、丑问题】,欢迎咨询,添加即可获得3选1福利。
1、价值199元一对一视频连线正姿;
2、好字的底层逻辑;
3、高效练字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