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成长励志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2019-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52赫兹之鲸鱼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这是一部关于校园霸凌、关于网络语言暴力、关于教育、关于拯救、关于成长和梦想的高分悬疑日剧——《三年A班,大家现在都是我的人质了》。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一开始,看到这部剧的名字和宣传海报时,只以为它是一部稍带有恐怖气息的悬疑剧,和其他悬疑剧并没有什么区别。可是看完后,才明白,这的确是一部值得观看和深思的电影。

故事剧情很简单,但是每一处的剧情安排常常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距离毕业前10天,一位高中教师(柊一颯)患有癌症,利用炸弹控制了自己教的高中三年级29名学生,将所有学生作为人质,目的看似是为了调查一个学生的自杀之谜,其实是在一步一步地揭露这背后有关三年a班学生对于其他同学的霸凌、有关网络暴力带来的对人无可挽回的伤害,通过这最后十天的课程教会学生怎么去做人,怎么成长,同时也唤醒社会对有关人性、有关责任的思考。

Let's think.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校园霸凌

日语中有一个词叫"いじめ",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校园欺凌"。这个词专门针对日本校园暴力而产生。

日本学生的自杀率,全球第一。

作为一种现象级事件,校园霸凌是世界难题。在每个人的成长岁月里,或多或少都亲历过。校园霸凌,网络暴力,都是现代社会的平庸之恶。

所有旁观者,都是施暴者。

导致景山澪奈死的原因之一是来自同学们的“霸凌”和“忽视”。

在三年a班的景山澪奈在被怀疑是因为吃了兴奋剂才获得全国游泳冠军的时候,三年a班的一部分学生就开始排斥忽视她,在她的桌子上写着“不要脸”等侮辱的词语。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没有采取相关的行为,但正是她们的“旁观”,让施霸者更加肆无忌惮。

即使悲剧发生,她们也只会说“我们什么也没做,不关我们的事。”正如《让悲伤逆流成河》那部电影一样,易瑶最后说,你们都是罪人。而曾经那些施以冷眼的旁人都只会说,我们什么都没有做。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就像《人间失格》最后森田老师说的:

「害死大场诚同学的人,是在座的各位,包括我在内」

“当我们抛弃自我,成为一个紧密团体的一部分时,我们不仅抛开了个人利益,同时也抛开了个人责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犹豫,恐惧,怀疑和是非感,他会变得多残暴和冷酷,令人不敢想象。”

“当我们在从众运动中丧失了自我独立性,我们就得到一种新的自由——一种无愧无疚地去恨,去恐吓,去欺骗,去凌虐,去背叛的自由。在群众运动中,我们获得了「干下流勾当的权利」。”

这也就是为什么三年A班仅凭网络谣言就排挤景山,因为群体的庇护,让恶平庸化,能够避免自己被当做异己,甚至会产生一种归属感。

于是

一场霸凌

一群乌合之众的狂欢

自以为在惩恶扬善

殊不知自己早已加入行恶的大军中……

施加的是「平庸之恶」,同样能被原谅

是法律无法制裁的名为欺凌的杀害

在《三年A班》中

除了校园霸凌的可怖

网络暴力的乌合之众

还有恶之平庸的可恨

他们体现了人性最丑陋不堪的一面。

有一句英文短语叫「elephant in the room」

意思是说:房间里放一头大象,然后让人进去。房间里的人都知道大象的存在,但是大家又会默契的不讨论它,无视它的存在。以此来比喻面对某些显而易见的现实,人们会选择性无视或集体失声的社会现象。

「三年A班」就是这样的存在。

面对集体的霸凌时,观者选择沉默,因为怕被孤立;面对个体的霸凌时,观者选择沉默,因为怕被针对。沉默是无声的指责。​

每个袖手旁观的人,皆是罪人。

而每个施以霸凌的人,更是罪不可赦。


网络语言暴力

导致景山澪奈死的原因之二是来自网络上的各种语言暴力。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自从网上曝光了景山澪奈吃兴奋剂的视频(伪造视频)后,各种自以为是的正义人士就在网络上不断地用尽各种难听的语言去对她进行人身攻击,还有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也在一旁煽风点火。

一瞬间,曾经受人敬仰的全国冠军就这样成为了荣誉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

景山澪奈在每时每刻的网络暴力下,受尽折磨,产生了幻听和幻觉。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她已经不是一个正常人了。她的世界从此充满了各种嘲讽和咒骂声。

最终,在天台上,心灰意冷的她,无法再承受世界恶意的她,在四周充满咒骂的幻听终,跳了下去。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可是她的死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根本无足轻重,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他们的错,他们只会依然在网络上发表着“正义”的言语,扮演着路见不平的好心人,和站在道德最高点审判她人的检察官。

所以,这位高中老师利用他剩下的时间,上演了一场关于“坏人?英雄?”的人性课。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在这十天内,网上的各种评价都因时不时抛出的一些毫无根据的所谓“证据”而不断的变化,从批判老师,到怀疑老师,到觉得他是英雄,又到怀疑其他老师,所有的一切都在不断的改变着。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语言的暴力有时远比实质性的暴力带来的伤害更加严重,更加无法治愈。

有时你的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害死一个人。

所以,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在做出或说出每一件事情前,都要先思考,这也是这部电影一直在传达的,let's think.

关于教育和拯救

导致澪奈死的除了各种旁观者的冷眼和网络的暴力,其中还有来自因同学和学校教师人性中有关嫉妒,有关贪婪,有关懦弱,有关自私而导致的各种因素。

    澪奈的死是因为不知何时起网络上出现的“澪奈是因为服用兴奋剂才得到了冠军”的流言蜚语,班上的同学们在消息传开后开始远离澪奈,甚至对她进行校园霸凌,澪奈的朋友茅野在舆论压力下因害怕自己也遭到同样的对待也渐渐孤立疏远她吗?

  还是因为向澪奈表白被拒而被人怂恿拍摄了假视频的里见海斗?亦或是她的另一位好友宇佐美香帆为了报复澪奈放弃自己,选择和茅野成为朋友而在学校上传了一段证明澪奈服用兴奋剂的假视频并且发布恶意言论,导致校园霸凌的开始让她感到无法承受吗?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在这十天内,老师通过一件件事情,引导同学们自己说出曾经对景山所做的事情,让学生正面直视自己。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只是大部分人在看到景山在努力为自己梦想而不断奋斗并获得成绩的时候,再看看自己时,于是就把这些负面情绪化为伤害他人的刀子。

无论是因为家庭原因而放弃自己跳舞梦想的甲斐,还是因为嫉妒景山能一如既往坚持自己道路,而自己到处碰壁的维足,还是得到老师推荐,才得以上大学机会的两个体育生,亦或是因为没抓住跳楼的景山,一直自责和自闭的茅野小樱,这些学生都是需要被教育,被拯救,只有这样她们才能继续走下去,才能勇敢面对以后的人生。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这部电影最后一名警官问老师,为什么要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值得吗? 柊一颯说,因为他是一名教师啊。

怎么去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这部电影也在告诉着我们。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学生不是东西,他们是人,我们必须引导他们。他们很脆弱,是尚未定型的人,他们只能看到未来三步之内的情况,所以我们要给他们铺好长长的路。要相信他们的未来,担心他们的去向,思考哪条路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要去接近他们,和他们一起寻找答案,这才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吧。

“刀子戳进去,血会流出来,还会感到疼痛,有时候甚至会夺走生命,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如今这个社会在不停地匆忙运转,让人们甚至无暇注意到这么理所当然的事情。做什么样的事会伤害对方,别人对我做什么会让我痛苦,我不希望你们长大之后都变成注意不到这些事情的情感麻木的人。你们要发挥想象力,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做决定之前要暂时停下,严肃地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真的是对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却没人能做得到。我就是希望你们明白思考有多么重要。”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所以最后,老师拯救了同学们,而同学们也拯救了老师。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或许,这世界有时恶意很多,但请记住,我们可以做的是,不被恶意所影响,所同化,去成为一个传播恶的人,而是去变得更加柔软一些吧。把每一次的痛苦和挫折化为动力,不怕丢脸,怀揣梦想,坚持奔跑。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人性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