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韦志中心理学网...小渡成长与发展督导学院

亲子教育在路上

2020-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邓雪梅心理育儿

        成为宝妈以来,我对孩子们的教育责任就从未懈怠。最近学了很多亲子教育的书籍,也跟着曲靖的心理学、家庭教育专业教师上课学习。发现在亲子教育的路上,身为父母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更需要用心陪伴,用爱呵护孩子们成长。

        最近读了由这位心理学老师推荐的《向〈西游记〉取育儿经》一书,觉得特别新意,分享给大家。《西游记》是奇书,学过管理学的都知道,唐僧师徒四人堪称团队管理的典范,到达成功的殿堂,一个都不能少。懂得领悟人生的也知道,《西游记》是人生修成正果的过程,悟空主心,八戒主后天,沙僧主本性,唐僧主人生真谛,龙马主忍辱负重,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但在育儿方面,做详细的分析的却为数甚少。由心理学专家韦志中撰写的《向<西游记>取育儿经》一书,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教育心理学智慧。书中分析道,石猴指天性顽劣的孩子,他当过孩子王,封称美猴王;跟着启蒙老师菩提老祖学了点本事后就狂妄自大,抢了龙王的定海神针当棒子,还偷吃蟠桃大闹蟠桃会,甚至到鬼门关都不怕,终究大闹天宫终闯出大祸。书中还独特地将如来比作严父,被告状敢来来救火的如来并没有火冒三丈,不分青红皂白地收拾悟空,而是淡定地按“问”、“辨”、“诱”、“惩”四个步骤降服悟空,如来先问问悟空到底怎么回事,还给悟空申辩的机会,见悟空不死心,还设了局,与他打赌让其自曝其短。见悟空不死心还想耍赖时,如来豪不留情地将他压在五行山下,给他最严厉的惩罚。这段精彩的分析详细地诠释了一个优秀父亲的教育法则,如来懂得儿子还是有很多积极优秀的品质,如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善良正义,如何驱除心魔,让悟空心猿归正,在于掌握分寸,还有跟爱人的密切配合配合。书中将观音诠释为慈爱的母亲,与如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当悟空有大难时,她总是第一个出现;当悟空有委屈时,她是悟空的第一个倾诉者;她一心为悟空着想,给他请了人生中重要的第二位良师,具备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唐僧,一路为他指点迷津,把悟空培养成积极、乐观、善良,正义具备更多优秀品质的健全人。当然,作为母亲的观音也有严厉的时候,用紧箍咒给孩子悟空立规律,关键时候略施惩罚让孩子有约束,最终与邪恶、贪婪等划清了界限。也有放手的时候,通过九九八十一难,让悟空历经挫折教育,从而树立持之以恒的目标和正确的价值观,最终顽石成佛,终修成正果。

      《向〈西游记〉取育儿经》一书简单有趣的道出了育儿经里的智慧。试想一下,如果身为父亲的如来当时只看到悟空消极的一面,还认为大闹天宫极为没面子,那么这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将无法翻身,最终将永远是一届普通的顽劣的石猴。生活处处有学问,有太多小孩就因为父母或者老师的不当教育从此被埋没甚至造成身心不健康。身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学习的太多。通过我对书本初略的总结,相信大家都能从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更多家长从中领悟到更多道理,在教育孩子路上不断实践,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成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