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后带首实践

2019-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烨_2019

记录第一次,不怕老师笑话,我就用的跟人家提起“早餐吃的什么”这个话题,标准的照搬照抄型,实践课堂细节,还是蛮有意思的,不过这种照猫画虎,着实是一种比较Low的起点,羞愧奥。

第二次,是跟工作中接触的公司,谈下步是否合作时候,稍微尝试了下先跟后带,不过我带人家拐弯上我路的理论能力和社会性能力都比较弱,明显不是“社会人”,自己太实在,脑子里面只有目标,干干瘪瘪,没有带人家走的艺术性能力和专业性能力,哈哈,决定第三次还是和娃沟通,毕竟这我就是“老江湖”了,哈哈哈哈。

第三次,本来想着跟儿子用,结果现在女儿身上小试了一下。

女儿早上起来哭哭泣泣,又不像上学。以前我使用的方法多数是吓。比如我会说别哭了,再哭妈妈到上班时间了,必须走了,就送不了你了。或者说你不去,家里也没有人管你,爸爸妈妈上班,姥姥也有事情。你自己在家之类的话。女儿比较害怕,有时候连哭带闹的,很不情愿的就去了。这次我放弃一贯的强势处理。女儿哭闹,我就问她宝宝是不是不舒服呀?顺手拿起额温计,说咱们一起量一量体温吧,并且鼓励说妈妈知道雅文自己也会量。听到这里女儿略微停顿了下哭泣,一把抢过体温计,不耐烦的操作一番。手的动作很硬,带着气,但是已经不是埋头傻哭了。然后体温计一直是绿色,我高兴的说,雅文快看,绿色的健康宝宝,对不对,一点儿都不烧。对了,雅文这个月是不是又可以做全勤宝宝了?雅文的小奖状又会多一张奥! 我一边拍手,一边微笑的看着女儿,哭声从声嘶力竭转为有间断。慢慢的从她的行为上已经默认允许我穿上衣服,梳上头发,虽然还有哭泣,但是明显送去幼儿园阻力不太大了。

三次实践,第一次可谓照着葫芦画瓢,感觉像是体验先跟后代的流程。第二次,虽然我处理过程先跟做到了,但是后带,带的没有水准,最终结果基本满意,但是过程不满意自己的表现,缺乏专业沟通能力,目标性太明显,处理太快,不社会无艺术,也不能良好体现企业能力。第三次,处理宝宝的问题,我基本依照第一接受,也就是接受孩子闹情绪,不去上幼儿园的情况,这种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必要跟孩子大吼大叫,不否定他的情绪,也没有直接要求他如何做。先表现出对她的关心,对他健康的关注,分散他哭的注意力,从感情上靠近她。然后利用全勤宝宝的优秀奖励来引发她争取的欲望,缓解她的抵触情绪。效果还是有的。至少到幼儿园时候已经不哭了。整个早上也没有吵架,批评。因为早上时间比较紧,之前基本是靠吼、吓唬解决的。感觉其实表面看处理过程有略微的复杂, 但实际并没有浪费总体时间,也没有迟到。下次跟儿子的沟通上,也要实践下,这个才是现在最头疼的。想想就觉得不是一次两次才能改变自己习惯和思维的,因为那种畏难情绪和曾经的反复状况,确实可能怕到时候绷不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