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欣赏I诗无达诂

2022-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禾叶兄弟

流沙河在讲解古诗十九首时,遇到一位有不同见解的听众。这位听众对流沙河所讲的诗意理解:

老先生对于这首诗的解释,跟对诗经卫风氓的解释一样,不仅浅薄,而且有些轻薄。是否是故意的呢?老先生在这里只字不提千百年来影响重大的另一种解释,更为切合事实和诗歌情味的另一种解释。

这首诗的主人公是在家苦苦守望,守望的几乎绝望的妻子。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白日代表皇帝,浮云代表奸臣。这是唐代雨后的用法。在汉代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表达的是千百年来被动的守在家里的传统女性,同样的担忧!白日代表她的丈夫远行的丈夫,天行健嘛,浮云代表丈夫在外面所受到的诱惑。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不是有所谓的抗战夫人吗?

老先生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说明这首诗的语气是远行者的语气。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也是妻子对丈夫的哀怨。

另一人则说:你这个人才浅薄,轻薄,文学解读,容纳百家,怎能因为有不同见解,就口出狂言,乱下评论呢!?可以各抒己见,我们文学是很讨厌文人相轻的。

还有一人说:“兼听则明”,然终不能确切断定作者是思妇还是游子。但痴人妄语,也让人感觉“不知天高地厚”!

第三个人则赞同这位持不同意见的人:提出不同见解,赞一个!反复读此诗,主人公既可以是远行的丈夫,也可以是收家的妻子。若是丈夫,流沙河老先生解释的逻辑思路清晰明确,不再重述。若是妻子,借诗表达自己对丈夫出游的担忧、何时再见的期盼、愿苦等丈夫团聚的心意、加餐饭保重身体等丈夫归来的决心,都可以说得通。文无第一,是因为可以佐证的论据太少。这首诗,我以为在无更多背景资料辅助分析的情况下,两方面理解均可以,此谓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此,也有很多人说,诗无达诂。应该允许有不同的理解,不要随便给人扣帽子!

流沙河先生讲的是哪首诗呢? 怎么会引起这样的不同看法?在古诗十九首中这首诗颇为脍炙人口。在许多翻译资料中,白话文的解释的确有不同解释。有说是怨妇诗,有说是惦念亲人,也有说是讽刺自立的诗歌。

一位朋友很喜欢《世说新语》,市面上但凡有不同出版社不同解说的书籍,他一样样买来。遇到不求甚解的地方,他有一个妙法:不同版本的书籍翻看对照,基本上也就看出来真正的答案了。这也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但只要是真理,愈辩则愈明。真金是不怕火炼的。相比如果流沙河先生在世,也不会断然批评那位读者听众。也许他还会说,这个看法很好啊。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