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效应:一篇文章毁了一家公司的背后
文 | 龙猫苒苒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咪蒙粉。
如果经常看她的文章就算的话,那我应该是。
我关注咪蒙的公众号大概一年多,每次只默默的白嫖,很少点赞和评论。
很少点赞是因为她的文章观点,有部分没法赞同,不评论,是看着下面一水的夸赞风,觉得没啥评论的必要,便把她的文章用来打发无聊的时间了。
在打发无聊的时间上,我觉得还是很有用的。
都说咪蒙的文章总是贩卖社会焦虑,确实,有一些文章成为爆款,几乎都是因为说出了很多人心中无奈却有强烈共鸣的事,她无所顾忌,直抒胸臆,那些泼辣干脆甚至有些低俗的用词,直接插在了很多人的心上,挖出了很多人的痛,让看的人,一边咒骂社会的不公,老板的不仁,男女朋友的不解风情,一边疯狂的点赞评论和转发,高度的认同着咪蒙在文章里表达的每个观点,每个词汇。
我很佩服咪蒙的原因,是她总能利用文字,抓住大众的痛点,精心编排的段落,配图,以及整篇文章的逻辑架构,就像是让人会不知不觉陷进去的温柔乡,等陷的深了,着了魔了,冷不丁的,才会发现,自己怎么好像越来越容易烦躁和抱怨了?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但至少,我会在看多了那些抨击不公,特别是跟自己紧密相关的文章时,无限的认同感,就会把我内心一直压抑的不满给勾引出来,然后就止不住的抱怨和发牢骚,总觉得,干嘛要压抑自己的天性,怼天怼地怼人生,自己活的潇洒才最重要。
什么忍耐、退让都滚一边去。
咳咳,不好意思,好像有点跑题了。
说回重点。

很多人说咪蒙这回是彻底凉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因为一篇《寒门状元之死》,她把自己置于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构建起来的商业帝国,顷刻间崩塌。
她成为了众矢之的。
讨厌她的人,无不鼓掌叫好。
喜欢她的人,此时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我不知道一个人一生的前途,是不是应该由一篇文章来决定,我也不知道一家公司,是不是可以因为一篇文章,就走到倒闭的边缘,但我知道,每一项决定的背后,都要承担这个决定可能会带来的各种后果。
《寒门状元之死》我也看了。
还是咪蒙的风格,贩卖着普世的焦虑。
但也不全是。
这个世界,美好与黑暗,总是共存,我们希冀着世界的美好,希冀着美好总能时刻在自己身上发生,可扪心自问,那些黑暗,我们真的不知道吗?
那些黑暗,藏在世界的很多角落,伺机而动。
我们每个人都做不到忽视它,我们只是自欺欺人的不看它。
好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的更轻松自在,更幸福一些。
我知道,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觉得我是在为咪蒙站位。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你们想要如何解读都无所谓。
我只是想要说出我想说的。

我也关注了才华有限青年,那么多的文章,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篇去四川汶川采访的文章。
没有煽情。
没有剧情。
甚至没有苦情。
平淡的让我觉得那才是真实的汶川。
让我觉得从巨大伤痛中缓慢走出来的人,他们让自己重新置身在平淡的生活中,努力的活着,是一件多么让人高兴的事。
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活下去。
他们,传播的是什么呢?
这个世界的对与错,原本并不是泾渭分明。
可是阵营多了,也就有了对与错。
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那个女人与石头的故事。
耶稣对群情激愤的人说,如果你们谁没有犯过错,那就用你们手里的石头砸死她吧。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