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律精时力交流群

高效秘诀(中)(崔律精时力之成功人士精时力系列课day22)

2019-03-28  本文已影响12人  言廉

【向成功人士学精时力课·第4.4讲学习日志】

这是2019年3月28日“崔律精时力 之 成功人士精时力”系列课 第4.4讲(高效秘诀(中))的学习日志。

<学习日志>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1课堂前回顾的收获

1.1.1五月的“老好人”,让我看见自己最近的成长,以前我基本属于属于取悦型的“老好人”,这一点倒跟我爸比较像,现在随着对自己的了解,尝试去说不,表达自己的感受,比以前稍微好一些,但还是不彻底,所以我还要刻意练习不取悦,女性可以撒娇卖萌求抱抱,但这些不等于取悦,这不仅为了自我成长,也给孩子一个好榜样。感恩五月。

1.1.2还有看到五月提到好像跟他家官人的微信聊天不足12分,这让我想到之前学过增加亲密关系,五月已经从意识转为行动啦。同时也想起学霸群里,our_story那天提问关于夫妻两人睡眠入睡不一致的问题,大家都一起来讨论,根据大家的讨论,我也反思了我自己的情况,更理解了老公的感受,这个过程也对我的亲密关系起到促进作用。好开心。感恩学霸们。

1.1.5从前两天丹燕提到的不要取悦他人,到今天看到五月对取悦一种具体想象分析“老好人”,再到小猫的取悦分析,让我对取悦他人有了更多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取悦呢?因为我们误认为取悦等于爱;什么行为算取悦呢?比如生活中的“老好人”角色,老好人背后其实是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不清晰,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权利,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义务;如何不取悦呢?我觉得可以从清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开始,即使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也没有关系,有区分的意识,不断去明晰。老好人的角色就被打破啦。

1.2今天课程新内容《高效秘诀》(中)的收获

1.2.1每天推动目标3步

夏琳·约翰逊她是一名搏击操视频教练并借此一举成名。她把要务清单限制在6个项目上:三件当天必须做完的事情,外加三个旨在完成年度“推进目标”而采取的小步骤。

这里的重要的是是外加三个旨在完成年度“推进目标”而采取的小步骤,关键词推进目标,指的是能去推动目标的行动。

当下看每天向目标迈进三小步,没什么大不了,坚持每天走上三小步就等于超年度目标推进了750步。这是聚沙成塔的作用。

1.2.2目标分解VS推动目标

目标分解就是把一个大任务分解为一些小任务,推动目标是指现在目标达成的结果上,看看眼下要做什么才能推进目标的进度。

两者都是为了达成目标而服务。

区别在于目标分解是从上到下,而推动目标是从下到上,有点像GPS的感觉。

1.2.3休息片刻的特殊意义

做一些不相干的活动就如同是停下来休息片刻。想到100天训练营中,休息的时候离开位置,起身去喝水或找同事闲聊,这就是不想干的活动的体验。

休息片段的目的是让我们大脑放松,选择适当的方式让我们的大脑得到真正的放松。适当的方式可以通过效果对比来选择,比如原文中菲用跟大家去跑步代替做在书桌前放松对她的工作更有效。今天休息是刷了15分钟小打卡,发现的确比单纯喝水、休息更有效。假期可以留心自己放松的方式。离80分女王又进了一步,开心。

1.2.4小剧场

今天的片段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要有自己的特点。

因为做真实的自己,因为正确认识自己的弱点,在这个信息共享的时代,与他人坦诚相待会得到对方的尊重,我们最想隐藏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最想讨论的问题,以开城不公地、谦卑地请他人了解自己的生活,这样他们可以同样谦卑地请你了解他们的生活。碰撞不同的思维火花,让我们一起做真实的自己。

2.我过去的做法:

今天的推进目标,让我想到了之前学习的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它跟推进目标的作用有点类似,不过我发现推进目标更好理解,也许是由于有了引领性指标作为基础的原因。再回头看看自己的目标,发现自己再做的就属于推进目标的范围,好开心。

对比今天的休息片刻的特殊意义,发现自己的休息效率并不好、效果并不好。

3.我今日的刻意练习:

因此,今天特意安排了在固定的休息时段来探索新的休息方式。以前15:00-15:15基本喝水,走楼梯、或者跟同事闲聊会,今天尝试了刷小打卡,发现的确效果不一样。又被学霸们魔力能量了一把。

4.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5.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崔律那天讲到关于课程内容设置时时间分配的问题,回顾占用的时间多,重心就在回顾部分,听课的时候,特意去看看没有明确的时间,一般都是PPT,语音,那么如何从听课的时候通过时间的判断来看重心呢?

我今天想到两个方案,第一个是边听课,听完回顾看下时间,但对于我在开车听课的时候不是很方便;第二个是通过看PPT的分部来看,今天有特意留心课程的PPT,有这么几大构成部分,自我介绍2张、回顾部分、学习地图1张、五星时间语录1张、新课部分、日小结1张、学习日志1张、小打卡1张、投稿简书1张、小剧场部分。这样的每天有8张PPT是固定的,其他回顾分、新课部分,还有小剧场也大概固定,好奇的我,翻了从4.1到4.4的课程PPT,发现新课部分有三天使用8张PPT,一天使用7张PPT,回顾部分在12-17张左右,小剧场部分在1-2张。从PPT的数量分部来讲,本周重心基本都在回顾部分。

哈哈哈,这个过程有点像福尔摩斯判案的感觉,于是又想到昨天关于逻辑力的学习,这种方式的比读逻辑类的书更有意思、更有趣。

最最后,给自己今天的作品点赞,也给同行的学霸们点赞,因为你们是我的脑库,我爱你们。

6.【学霸实践】到3个小伙伴的日志里去留言。

今天已经完成思维碰撞15分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