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简史(下)
接上篇《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简史(上)》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简史(下)而且,在西汉后期,当朝廷的制度建立起来后,各级官员是有责任、有任务,每年要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县官一级推荐的叫秀才,优秀人才;而郡一级官员推荐叫孝廉,这些人都是可以直接做官。朝廷要选拔官员,基本都是从这些人当中选。所以你看西汉的历史书,很多时候都会看到谁在什么时候被举为孝廉,就是他被官员推荐给皇帝的人才,而且是郡守一级的高官推荐的。当然,这肯是大家族出身的了,极少有平民子弟能成才,能被官员推荐的。大家族的人都在做官,当然以推荐自己家人或亲戚为主了。
虽然察举制,朝廷也有不同科目要求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茂材、贤良方正、文学、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及其他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后来的科举制度,分科取士,也是从这里发展出来的,并不是一步到位,凭空想象的,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没有什么东西是突然之间出现的,都是历史的积累、优化而来的。
第四阶段、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九品中正制:因为察举制存在明显的缺陷,所以,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这种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朝廷制定了当时显得非常清晰的标准,让官员按标准进行选才,然后记录在案,推荐给朝廷。而且不是官员都能评,是朝廷专门设立中正官,专职评选人才。人才一共分为九等,等级越高,委任的官职就越高。但历史上极少有人被评为一品人才的,只有少数的二品而已。基本上发展到后来,平民子弟如果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的,可以评为九品,最高八品,而大家族的自己人,基本都是七品以上。官员还是被大家族垄断,对皇帝而言,这种制度并没有起到很好大家作用,特别是需要削弱世家大族的权力和影响的时候,简直找不到人才用。所有事情都要依靠大家族的人,皇帝反而成为了弱势群体。
第五阶段、唐朝初期的初级科技制:到隋朝,伟大的隋炀帝杨广 ,就发明了科举制,通过考试来录取人才,不再被大家族控制了人才的来源,让全社会都能为朝廷服务,为皇帝服务。皇帝才能摆脱大家族的制肘,才能加强皇帝集权,才能通过人才的控制,建立可控的官僚体系,才会发展出大一统的基础和无上的皇权体制。
隋唐时期的科举是一种很简单,但算是比较进步的制度。考试主要是“考时务策”,叫“试策”。也就是朝廷派一个主考官主持,并定一条题目,就像今天的指定题目作文一样。根据题目写一篇对应的论文,题目主要是针对朝廷需要解决的问题、计划制定的政策、准备实施的制度等为主。然后看谁能用最好的文笔,写出有实用性的文章。当然,这种考试也不只是一种,而是分为好几科,根据不同的需要,安排不同的题目好考试,录取不同的人才,这就是所谓的分科举士。后来有发展多几个内容,包括什么诗赋、帖经、墨义等三种方式为主,也即是开始指定教材了,统一教材了,这样也就更显得公平了。
到唐朝的时候,已经细分到几十个科,而进士科这个后世非常著名的牛逼科,也是到了唐朝中后期才慢慢的发展起来。就算到了唐朝,也还是有察举制的,算是两制并存,后来虽然大体上取消了察举制。但科举名额的大部分还是留给贵族、权贵、大家族出身的人的,平民子弟只能占小部分。
而且整个唐代的科举制度,都是比较随意的。比如,主考官是提前定好的,考生是可以想办法通过其他人搭上关系,然后将自己最好的作品,比如诗,献给主考官,让进行点评。一旦这些诗获得主考官的点评和修改,或者直接通过这首诗认可你的才华,那么就很大几率会考中了。所以在唐朝,无数的文人通过写诗炒作自己的知名度,知名度越高,考中的可能性越大。李白不就是因为写诗知名度太高,而被皇帝直接任命官职的嘛。这种随意性,问题肯定会越来越多,私下交易等也就随之而来,那么改革就是唯一的出路。
第六阶段、王安石改革的策论科举制:到宋朝时,就有的科举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和朝廷的需求,无论是人才培养、考试制度、公平公正性等方面都要提高,都要改善。所以王安石在推动社会改革时也进行了全面的科举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从人才培养、考试、到录用选用、任用的整个过程。也是为后世八股取士打下 了基础。
王安石的改革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三种方式,用经义、论、策代替。经义就是解释儒家经典中某一句的意思、含义和理解。论,就是对考官出的一道题目的论述;策,就是策略、策论,根据考试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
其次就是改革教材,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论语》《孟子》定为教科书,考试内容都是从这里面来。
然后是改革考试流程,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
其他的包括设立太学、考试时要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等这些成熟的做法,都是宋代时候发展出来的。
科举到宋代后期,应算是比较成熟,其实这也是因为宋朝出版业非常发达,书籍价格大大的降低。再加上宋朝国土虽然不大,但人口众多,人口基数非常大。两种因素作用下,导致宋朝的读书人比任何朝代都要多很多倍。人多自然就会竞争激烈,竞争激烈自然就会规定、规矩等越来越多,否则无法达到公平公正,影响朝廷根基。
第七阶段、明朝时期发展的八股制:元朝是可以忽略的时代,他们基本沿用了宋朝的制度,而且录取人数极少,录了还不一定用。他们的官员都是蒙古人为主,考不考都是他们。
到了明朝,同样受人口和读书人急速膨胀的影响,考试成为越来越多人竞争的事情,一旦发生舞弊等事情,就会全国震动。一旦这种事情发酵起来,就会被士子们认为是朝廷腐败、皇帝失德的体现。而且,一旦文人对朝廷和皇帝的信心动摇,那是要出大问题,是要威胁到皇权和皇帝的位置的。所以,任何一个皇帝对这种事情都是非常重视,一旦出现问题,往往是人头滚滚。那么,完善制度就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明朝最出名的就是八股文,这一百多年来无数人在骂这个东西。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也是一步一步发展出来的。是对宋代的“经义”文章的要求更加细化,比如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文章要用八个排偶组成,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等,反正就是规定很详细。什么事情,只要一详细就会很古板。就像现代社会的法律,详细到无以复加,所以就想的非常的古板。如果不详细就无法执行,就会被人钻空子,制造无数的不公平,所以社会越发展,法律制度越复杂,也就也古板。科举、八股文也是如此。
其实对于文章的要求,唐诗、宋词等的格式要求也是同样的严密和细致的,特别是杜甫那种新体诗,要求更加繁复,每一个字应该用什么声调、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用不用典故都有讲究。一首好诗绝不仅仅是押韵,读起来顺口而已,还要讲究典故的运用、格调高低、格局大小、情感表达等等无数的要求。但并没有影响唐诗、宋词的灿烂和辉煌,更没有影响唐诗宋词的伟大的艺术成就和创造力。所以,将八股文的详细要求定义为古板,将古板的考试方式定义为束缚了古代社会的发展,感觉还是有些过了。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简史(下)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制度、体制的特色,那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和筛选出来的 ,并不是一个人拍脑袋就可以决定和创造出来的。皇帝想要改革都没有几个成功的,更加不要说其他人。所以,科举制度的发展,也不是皇帝能决定的,而是历史发展、进化出来的一种产物,有它的必然性在。
或许可以说,中国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下,科举制度发展出八股取士的模式,是必然的结果。没有谁可以改变和促使这个东西出现或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