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技术培训那些事

关于归因的两个工具

2019-06-04  本文已影响14人  Kris_Zhu

最近做了多场克服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FDT)工作坊,每次都会谈到“基本归因错误”这个心理学概念,在学习FDT引导师认证时,光明乳业大学的院长大左老师在我们组内分享了韦纳的“完整版”的归因理论。

提到归因,前段时间还做了一个内部的“探因工作坊”,即针对具体的某个业务问题,引导大家探寻原因并制定初步的措施。在这个工作坊上主要用了吉尔伯特的BEM行为工程模型,也是帮助归因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正确的归因非常重要,以下内容就粗略的介绍下这两个工具。

韦纳:归因理论

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是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兴趣是动机情绪和归因理论。


韦纳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

基本归因错误:

以上均是错误或不够客观的归因,不只是影响后续的行动,还会影响团队之间的信任建立(可参考FDT工作坊),所以需要我们克服基本归因错误。

吉尔伯特:BEM行为工程模型

最近几年了,“绩效改进”一直是国内非常热门的话题,而被尊称为“绩效改进之父”的正是托马斯·吉尔伯特(Thomas Gilbert)。他在其1978年出版的《人的能力》(Human Competence:Engineering Worthy Performance)一书中提出了BEM行为工程模型,该模型是如今很多绩效分析模型的基础,也为绩效改进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BEM行为工程模型

BEM行为工程模型认为:

BEM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聪明、简单的做事,“今天你简单了吗?”更多的应从上三层去考虑问题,不要一味关注个人因素,如提升能力、改善态度动机等等,做到先方法再能力,先技控再人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