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课堂中的不速之客?——赛课反思三
一节失败的赛课,写完两篇反思后,今天再次回想,忽然发现,我忽略了最应该关注的东西——蝇子。
如今家里已经很少见到蝇子,昨日的课堂里也没有蝇子,故而,今日调皮的蝇子把一体机当玩具,让我的课件自动跳转的时候,我有些意外,但还是大大方方地上台手动切换,同时赶走了蝇子。这样的行为如果一次还好,但我进行了三次……
可想而知,学生的注意力早已经被拉走,而我依然按部就班,按照我的预设推动课堂。
如今,后悔莫及。
如果,在课堂上,我能把蝇子的行为和教学内容“万类霜天竞自由”相联系,学生是不是就更能理解诗词的内涵?理解词人的伟大?
想象那个画面:同学们,这真是一只调皮的蝇子,词中哪句话可以指向它的行为?(万类霜天竞自由)那自由是什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做自己想做的)此时的主席自由吗?(观景的主席是自由的。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但是想起此时祖国处境的主席是不自由的,故而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的感慨)
这真是一个发挥教育机智的好时机,可惜,课堂上的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明明,去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学生无心学习的时候,我也让他们放下笔,尽情感受雪的轻盈,生命的美好。
明明,遇到受伤无法飞翔的燕子,我也做过同意让学生收养它照顾它的决定,并查阅资料,帮助学生照顾得更好。
明明,课堂上有人扰乱课堂秩序,我也能用幽默的语言化解冲突。
……
可是,公开课的时候,我的脑子去哪儿了?
常言道:越是在乎的越要失去。果真如此,看似我在课堂中游刃有余,毫不紧张,但其实这种自信是对自己记忆力的肯定,而不是对学生,不是对课堂。
如果但凡我能平常心一些儿,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我就能看到蝇子,看到蝇子对学生的影响。
成年人的角度,碰到障碍能清除的直接清除;孩子的角度,所有的障碍都是一次猎奇,在里面获得乐趣是最主要的。如果没有,才会避而不谈。
这就犹如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向他看齐,反而天下太平,顺利度过。
课堂里学生是主体。如今方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孩子所想,解孩子之困。课堂,不是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而是定一个主线,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自动生成。
眼里有学生,眼里有学生,眼里有学生。
长叹一声,悔恨交加。明明教学生涯初期就应该明白的道理,我却用了近十年。
十年如一梦,前面的九年混沌度日,靠着初生牛犊的韧劲和闯劲得到过荣誉,以为就是自己的能力。这一年,才自知,在教学这条路上,自己连个小白也不如,哪里是有能力,文本解读不会,教学技巧没有,一向引以为傲的爱心原来也是自欺欺人,曾经的一切都是运气。
如今,繁华落尽见真章,我身在泥潭,汪洋大海遥不可及。
不知道在教师这条路上我能走到哪儿。但是,也不消极,毕竟虽然没有了外在的认可,自己的内心却清楚地知道了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也算不是鲁迅先生口中的麻木之人了。
但是还是想哭。我永远不能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我的发展受我的认知高度的限制,此时的我,用十年走了一条别人求学时的路。虽不想对比,但是无力感油然而生。
哭亦无用,做一回阿Q,擦干眼泪,继续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