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亲子互动

懂得“共情”和“接纳”的父母,必定能养出优秀的孩子

2018-06-03  本文已影响5人  安静的坚果

时下非常流行的一类育儿理念是“接纳你的孩子”,坚果也是这个理念的信奉者,因为作为成人的我们太了解那种不被接纳的痛。要做到“全然接纳另一个生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应首先建立起对“接纳”的正确认知。

朋友最近经常抱怨孩子脾气太大,稍不如他的意就哭闹不止,朋友实在那他没辙,想起书上说的要接纳孩子,于是开始安慰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不要哭了,我们去玩一会儿吧”,没想到听完他的话,孩子哭的更厉害了,朋友跟我说,“书上的理论都没用,纸上谈兵,孩子还得靠吼,我吼一嗓子就不哭了”。

我想他一定是对接纳有什么误会吧!接纳不是止哭神器,嘴上安慰孩子,心里其实是不想再听见孩子的哭声。孩子其实并没有感受到自己被接纳了,所以哭闹更严重了。

“接纳”是充满善意的理解,我懂你的难过,你的悲伤,你可以放声哭泣,而我就在你身边静静的陪伴着,其实也就是“共情”。

我体验过“接纳”的力量,就在前不久,带儿子去逛超市,到了玩具区域,儿子非要篮球,我想那就拿给他玩,结账前再还回来,他也同意这样做。但没想到结账的时候,儿子突然耍赖,非要带走那个球,可我一想,家里球已经很多了,没有必要再买,就坚决要求他把球留在收银台,儿子咣当一下坐在购物车里,开始大哭大闹,我想去抱他,对我又抓又挠,好在我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始终冷静的告诉他今天不会给他买,下次来再考虑。这样说还是一点用都没有,直到我说“宝贝,妈妈知道你非常喜欢那个篮球,很想把它带回家,妈妈不同意给你买,你非常的伤心和难过,如果换做妈妈的话,妈妈肯定和你一样难过,所以你想哭就哭一会吧。”儿子突然停止哭闹了,虽然还有轻微的抽泣,但明显感觉到情绪已经稳定很多,再过一会就完全恢复平静了。我想这一刻他一定感受到了我对他的“接纳”。

很多人习惯去打压孩子的负面情绪,他们受不了孩子的半点哭声和反抗,这也许和他们自身的经历有关,一个本身没有被接纳过的人,也很难真正与他人共情。

在微博上看过的一个视频,看完后感觉自己喘不上气,心里特别堵的感觉。视频上一个小姑娘,七八岁的样子,坐在床上一边抹眼泪一边和父母理论,父母说她犯错了,让她道歉认错,她认了错、道了歉,但是父母并不满意,觉得她道歉的态度不好,非逼着她做一次深刻的反省,但是小姑娘已经承认了错误,父母在咄咄逼人,她的状态特别不好,只想安静待会,可父母就是不依不饶,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

这算是个典型的不被接纳的案例吧,有时候父母总以自己大人的身份来要求孩子,完全不去理会孩子的表达,不给孩子释放情绪的出口,孩子悲伤的情绪被压抑,久而久之就成了抑郁。

接纳是一种慈悲的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滋养,当一个生命被真正的滋养过,才能体会得到爱的流动,才会有修复悲伤的能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